俄乌冲突的爆发引发了全球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尤其在军事技术和战术运用方面,这场冲突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警示。在反坦克作战中,无人机的角色越来越凸显,传统的反坦克导弹似乎正在失去优势。俄罗斯专家甚至直言,反坦克导弹的时代或许已经终结。

这一变化意味着军事实力的演变和军备竞赛的加剧。对于中国等国家来说,要居安思危,不断提升自身国防实力,适应新的军事形势。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军备控制和军事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2022年的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将世界军事格局推向了新的高度,重新定义了武器和战术的使用方式。在这场变革中,传统武器如轰炸机、战斗机和反坦克导弹等面临着严重挑战,甚至被迫退出了一线战场。而这一切的背后,功不可没的是无人机的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以其灵活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它们不仅改变了军事作战的方式,还重新定义了战场上的主导者。在乌克兰战场上,大量的FPV无人机成为了步兵的得力助手,几乎取代了传统的反坦克导弹。这一转变使得步兵能够更为灵活地应对坦克威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步兵对坦克的摧毁效率。

尽管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展现出色,但坦克作为传统重型武器,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乌克兰战场上,虽然坦克面临着来自FPV无人机、巡航导弹等新型武器的威胁,但其在突破地面防线、提供火力支援等方面的功能仍然至关重要。坦克的存在依旧是战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强大的火力和装甲优势使其在特定情况下仍能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尽管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崭露头角改变了传统武器的使用方式,但传统武器如坦克依然保持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战场上的新老力量之间的对决,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军事技术与战术的不断演进,以及在这一演进中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俄乌战争中,反坦克导弹和FPV无人机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在冲突初期,西方援助的“标枪”、NLAW等新一代反坦克导弹发挥了重要作用,摧毁了大量俄军坦克。然而,随着战争持续,反坦克导弹的作用似乎有所减弱,而FPV无人机的地位却逐渐凸显出来。

俄罗斯媒体的观点着实引人深思。从使用成本、装备数量、人员安全性以及作战效率等多个角度比较FPV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确实可以看出FPV无人机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就使用成本而言,FPV无人机通常相对较便宜,而且一套操作系统可以控制多架无人机,节约了人力资源。相比之下,反坦克导弹的成本较高,且每发导弹只能对应一次作战任务,效率较低。

其次,就装备数量和作战效率而言,FPV无人机可以同时部署多架,形成密集作战,从而提高了对目标的打击准确率和作战效率。而反坦克导弹需要一个个发射,作战效率相对较低。

再者,就人员安全性而言,FPV无人机的操作人员可以在安全的位置远程操控,不必直接面对战场的危险。而反坦克导弹的操作人员需要接近战场目标,存在着较高的生命危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FPV无人机在成本、装备数量、作战效率和人员安全性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优势,因此在现代战争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与此相比,FPV无人机操作训练更简单,俄乌两军的每个步兵班基本都能训练出一个FPV无人机操作员。操作无人机相比于使用反坦克导弹更安全,可以躲在掩体和障碍物后面,无需冒险接近敌方坦克或工事。

在军事分析中,反坦克导弹和FPV无人机在成本效益和战场实用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标枪”导弹为例,其单价高达25万美元,远远超过FPV无人机的一两千美元。这种成本差距意味着在相同投入成本下,可以购置更多数量的FPV无人机,提高了补充能力和持续性。

此外,FPV无人机在战场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远远超过了反坦克导弹。FPV无人机可以用于侦察、目标指示、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而反坦克导弹则主要用于摧毁装甲目标。这种多功能性使得FPV无人机在不同作战环境下都能发挥作用,而反坦克导弹的使用场景相对较为局限。

因此,虽然反坦克导弹在摧毁装甲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考虑到成本和多功能性,FPV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潜力也不可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俄乌两军的步兵越来越倾向于使用FPV无人机,而不是依赖反坦克导弹来对抗坦克。反坦克导弹虽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训练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并且弹药补给受限,远不及FPV无人机的灵活性和持续性。

FPV无人机的轻便性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之下,传统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如“标枪”、“短号”和“陶”式的重量都在数十公斤以上,需要士兵冒生命危险近距离靠近敌方装甲目标才能发射,操作相对繁琐。而一台“大疆”FPV无人机加上所有设备的重量只有两三公斤,操作简便,可以在后方轻松遥控,实现精准打击。

尽管FPV无人机的弹药威力可能不及反坦克导弹,但其高速灵活的飞行能力使得它可以更好地选择攻击目标的薄弱部位,提高了打击效率。在实战中,甚至出现了多架无人机联合攻击坦克的情况,第一架未成功,第二架随时“补枪”,这种连续攻击反坦克导弹难以做到。

不仅如此,装甲车上携带的反坦克导弹也逐渐被废弃,包括车载“陶”式导弹、“菊花-S”和“暴风-S”反坦克车等。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系统依赖于直接瞄准射击,而装甲车暴露的风险更大,发射一枚导弹几乎等同于自杀。

在过去的冲突中,FPV无人机展示了在现代战场上的巨大潜力,其低成本、灵活性和高效性已经成为军事战略的新焦点。相比之下,传统的反坦克导弹在乌克兰战场上面临着巨大挑战,其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在实际战斗中的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战争彰显了新型战争的特点,即高度机动性和快速决策。在这样的环境下,FPV无人机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灵活的机动性,在战场上占据了先机。而反坦克导弹则因为成本高昂、操作繁琐等原因,导致了其在这一战争中的局限性。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反坦克导弹的发展方向将会受到重大影响。追求更强大的破甲能力可能不再是主流,而更加注重低成本、高效率的超小型导弹可能会成为发展的重点。这种导弹不仅可以用于攻击坦克等重型装甲目标,还可以用于打击轻型装甲车辆、人员等目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将会对武器装备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战争形势。 FPV无人机的崛起可能会推动军事技术的发展走向全新的方向,这也将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