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2年中国正式颁布涉外收养法开放跨国收养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领养收养儿童的主要输出国之一。截至目前,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在内的十七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领养合作关系。尤其是美国作为跨国收养的大国,其对华收养业务的代理机构多达近百家。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收养签证统计》,迄今为止,美国收养的中国儿童总数量已经多达八万,其中近九成的儿童为女婴。在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观念中,这可能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因为美国素有“儿童天堂”之称。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国人来说,这种现象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何美国人跨国收养的弃婴大多数都是女孩呢?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有着特定的收养目的呢?

维护儿童的最大利益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环,这一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对美国人而言,对儿童权益的关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社会观念中,儿童不仅被视为弱势群体,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从1909年美国白宫儿童会议开始,美国就着手建立了完善的儿童福利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在克林顿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预防性儿童政策方面。

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相较于其他文化,美国女性通常更加追求独立和自由,不会完全以家庭为中心。即使是已婚夫妇,在家庭生活中也会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

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种独立意识达到了顶峰。越来越多的美国女性不再愿意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事业。这种变化导致了单身主义在美国的普及。

许多已经安定下来的单身女性,为了追求家庭的幸福,选择了收养孩子而非组建传统的家庭。然而,美国的法律偏向于将孩子交给夫妻领养,对于单身人士的收养限制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中国的生育政策以及跨国收养的便利性,使得许多美国人将收养目标放在了中国孤儿身上。

收养本国孩子在美国通常手续复杂、费用昂贵、等待时间长。而跨国收养的程序相对简单,尤其是中国的收养条件更为宽松。

因此,许多美国单身男女或夫妻选择到中国收养孩子。那么,为何大多数被收养的孩子是女孩呢?这与两国文化观念的差异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在当下这个新世纪,它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虽然年轻的父母可能已经逐渐改变了这种思想,但在老一辈中,这种观念依然存在。

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放开涉外收养法后,重男轻女的思想更是盛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家庭在生育女孩后,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可能会选择将女婴遗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被福利院或孤儿院收养的大多数健康弃婴都是女孩。

与此同时,美国夫妇来中国收养孩子时,他们首先选择的是健康的婴儿。然而,在中国,健康的婴儿中几乎没有男孩可选。美国人并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关注养儿防老,因此他们更愿意收养女孩。

因此,尽管美国多年来收养了许多中国孤儿,其中大多数是女孩,但这并不是出于特定目的。他们的目的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拥有一个孩子。

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奇怪,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不过,关于美国人是否仍然喜欢收养中国孤儿的问题,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好奇。

自中国开放涉外收养以来,美国收养中国儿童的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尤其在2005年达到了顶峰。仅2005年,美国收养的中国儿童就高达7900名。

然而,随着国家政策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中国的涉外收养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国内收养机构能力的提升和弃婴数量的减少,自2006年起,跨国收养数量急剧减少至300名,并逐年减少,到2010年仅有32名儿童被美国收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每年的收养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未超过150名,远少于以前。目前,想在中国收养一个健康女婴的美国夫妇需要排队等待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然而,如果孩子患有可治愈的疾病,排队时间可能会放宽。因此,尽管近年来中国对涉外收养的标准提高了,但相对来说,仍然是领养孩子最便利的输出国之一。

弃婴和孤儿问题是一个社会难题。尽管我国仍有大量待收养的弃婴和孤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这一数字会逐渐减少。

跨国收养对于弃婴和孤儿来说,是一个重新获得家庭和幸福的机会。然而,这一过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被收养的女孩在长大后会想回到自己的出生国家寻找亲生父母。

尽管美国人通常对孩子寻找亲生父母持开放态度,但当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后回到美国,他们会面临新的问题,如如何与亲生父母保持联系、如何处理双方关系等。

此外,养父母和被收养儿童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关系是良好的,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也存在一些家庭出现了严重问题的情况。

因此,保障被收养儿童的利益,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