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当前的国际关系而言,似乎任何一个国家与中国出现了频繁地互动,存在贸易之间的往来,就会被贴上一个“附庸”的标签。所以,在中国最高领导人对欧洲进行访问之后,就有声音传出,中国“附庸”喜加三。传言这是法国媒体抱怨的,他们认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在访问法国的时候,总统马克龙的招待“过于热情”了。到底怎么个热情法呢?是因为中法双方共签署18项部门间合作协议,包括农业,航天航空,人文等传统领域吗?如果是这样,只能说该国媒体还认不清到底谁是大小王。在贸易层面上,中法之间是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只是说因为美国的关系,法国这些年来对中国算不上友好,而对此,中国也没有过多的介意罢了。

不过必须要提及的是,很多方面法国是需要跟中国合作的,因为中国市场不仅仅是法国需要,很多其他的西方国家都需要。尤其是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由于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影响,如今的法国更像是有求于中国的一方,比如为俄乌的和平开启一轮又一轮的穿梭外交。简而言之,马克龙之所以精心安排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会谈,是希望在家庭氛围下,让双方所探讨的话题变得更加的敏感和深入。有事需要求中国,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过度热情”这一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要说“过度热情”,那倒是我国太热情了,毕竟在法国紧跟美国脚步之际,该国可没少针对中国。如今我国不计前嫌,还愿意跟法国建交,法国人才应该“感激涕零”。不止法国,这次中国领导人访问的欧洲国家还有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对塞尔维亚而言,这无疑是最重要的访问之一。对匈牙利,各界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的来访评价很高。总的来说,中国领导人在三个国家都受到了热烈欢迎。通过这次访问,中方向欧洲乃至西方释放出了强烈信号,即每个国家都应该敞开对话与合作的大门。这次访问,中国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在欧洲的形象。

对此,有人注定坐不住了。中国跟欧洲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对谁最不利?那自然是美国了。美国本就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强,为此想尽了一切办法进行遏制打压。即便是在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美国也没有停止对付中国。结果中国领导人直接对欧洲国家进行访问,恐怕在美国眼里,这等于是直接“被偷家”了。出于对中国的敌意和忌惮,拜登政府还能坐得住吗?看来,接下来我们又会有好戏看了。(哆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