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终于动手了。拜登政府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税率,该国财政部长耶伦解释称,加征关税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的利益,不会造成物价上涨。话锋一转,她又恳请中国“保持理性”,希望不要做出重大反应,说白了,就是不要对美国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这份制裁保留了前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同时提高其他关税,覆盖范围包括钢铁和铝、半导体、电动车、锂电池及部件、关键矿产、光伏电池、港口起重机和个人防护装备等商品。其中,中国电动车的进口税提高到100%,太阳能电池的进口税提高到50%。同时,从2025年起,进口中国半导体的关税将从25%跃升至50%。至于制裁的理由,还是“不公平”,污蔑中国商品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面对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美国众多分析师发出警告,这场“权力的游戏”,最终是伤害美国的经济。

说实话,美国的这场制裁,更像是一场“政治秀”。截至目前,美国还不是中国电车的主要市场,进口量屈指可数;进口的中国半导体,数量倒是挺多,但金额不大,到时把成本加上去也能继续卖;反倒是我国太阳能电池,数量和金额好像都还可以,毕竟这块领域,很少有国家能与我们竞争,因此,关税提高后,要么美国人得花更大价钱买中国产品,要么就得放弃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这样一看,与其说是制裁中国,不如说是给美国人找罪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由于我们工业产品的竞争力非常强,所以加关税对我们有影响,但是不大。反观此前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哪怕增加95%的关税,也都是由美国企业承担,然后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长期以往,美国企业和民众也意识到这样做不合适,要求停止加征关税的声音此起彼伏。

此外,既然美国不仁,要“政治正确”秀,又凭什么要求我们不还手?这场反击是必然的,我们将采取措施捍卫自身利益,届时美国后果自负。

对于美国来说,自由贸易是为了掠夺,关税壁垒是为了守家。美国强大时,开着军舰逼着我们打开国门、自由贸易,因为当时美国是最强大的工业国,他们的商品需要市场,而我们的国内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竞争。所以很长时间,美国一直给我们灌输自由贸易,市场经济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人忍辱负重,不断努力,以中国制造横扫全球。这时,美国人慌了,眼看着自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高端制造还未被突破,就悍然发动贸易战、舆论战、科技战来打压我们,搞起“脱钩”和“去中国化”。这个时候就不讲自由贸易了,反而是各种关税,设置贸易壁垒。正应了那句“达则自由贸易,穷则关税壁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总以为,中美关系越来越差,是我们不愿维持关系,其实是美国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害怕威胁到他的霸权地位。希望我们永远停留在生产玩具、衣服等低端制造中,只能依赖美国的发展,到时美国再来点金融收割,我们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如今的日本、韩国就是鲜明的例子。

事实证明,中国不会一直忍气吞声,美国也不会猖狂到最后。如今,美国终于向中国叫板,却还是恳请我们高抬贵手,不要继续进行反击,不过,我们可不会听他的话,既然要玩“权力的游戏”,那就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