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9大忠臣,他们的结局一个比一个悲凉,让人唏嘘不已。尤其明朝的两个人,一个是翰林学士,被天下尊称为大儒,却被诛了10族,872人因他被砍了头。另一个是抗清名将,却被凌迟3543刀而亡。

第一位,大明开国功臣诚义伯刘伯温

自幼博览经史及天文、历法等书,尤精象纬之学。1360年,已经50岁的他应朱元璋邀请,跟着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提出时务十八策,影响深远。

却不料,1368年大明建立后,朱元璋对他逐渐心生忌惮,只封了一个诚意伯。后来和丞相胡惟庸不对付,被对方构陷,一气之下,回归乡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75年病重,朱元璋让胡惟庸带太医去瞧瞧。谁料几服汤剂下去,刘伯温一命呜呼。享年64岁。

第二位,西汉开国功臣韩王韩信

韩襄王韩仓的孙子,一开始跟着项羽混的。后来因为得不到重用,就逃了。之后跟着张良,投奔了刘邦。

依然得不到重用,再次要逃时,被萧何得知,月下追回。后来被重用,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但是西汉建立后,刘邦对他不放心。公元前196年,刘邦外出平乱。吕后与萧何合谋,将韩信杀了。据说,是被宫女手持削尖的竹子,捅成了筛子。享年,35岁。

第三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收复了建康,襄阳六郡,郑州、洛阳等地。

在郾yan城大败金军后,因为宋高宗和秦桧穿了一条裤子,放着大好胜利不乘势出击,反而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被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用弓弦勒死。享年,39岁。

第四位,明朝救时宰相于谦

23岁,登进士第。后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但因为入京没有给权臣王振送礼,被构陷入狱。

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被俘。他力排众议南迁,坚守京城,升任兵部尚书。帅师22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直到对方兵退。

1457年,英宗复辟bi。大将石亨等构陷于谦,再加上英宗对于往日他不搭救本就怀恨在心,下令斩于街头,享年59岁。

第五位,明朝翰林学士方孝孺

自幼聪明好学,后拜名儒宋濂为师。1398年,朱允炆即位后,召入京中封为翰林学士,尊作老师。凡遇到难以决断的事,都请教于前。

1399年,燕王发动靖难之役。皇帝派兵北伐,讨伐诏书檄文多出自方孝孺之手。1402年,南京城破,建文帝失踪,朱棣称帝。

为了能够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让方孝孺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孺指着朱棣的鼻子骂道,“燕贼篡位”。朱棣怒了,“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

方孝孺冷冷回答,“你有能耐诛我十族”,于是方孝孺被凌迟,享年46岁。同时在九族的基础上,他的门生和朋友也被波及,形成十族,合计872人,无一幸免于难。

第六位,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

出身商贾之家,35岁中进士。1622年,主动请缨出战山海关,抵御后金,收复辽东前线。1626年,在宁远阻挡了努尔哈赤的铁蹄,取得宁远大捷,升任辽东巡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29年,因为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有拥兵自重之嫌,他一怒之下,列其十二大罪,越权以尚方宝剑斩毛文龙,铸成大错。

当年冬天,皇太极绕过袁崇焕,直扑北京。这件事被有心之人捕风捉影,崇祯帝大怒,以谋反罪将袁崇焕凌迟3543刀而亡。

第七位,先秦法家商鞅

辅佐秦孝公,实行变法,让秦国变得富裕强大,史称“商鞅变法”。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被秦孝公赐予商于十五邑。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被公子虔qian诬为谋反,死于彤地,享年57岁。遗骸运到咸阳后,被车裂,全家被斩。

第八位,西汉景帝谋臣晁错

少年时师从张恢先,汉文帝二年,因通晓文献典故,封为太常掌故。因作《太子知术数疏》,得汉文帝欣喜,拜太子家令。

汉景帝即位后,视为心腹,经常在一起密事,官至九卿,后迁御史大夫,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但是一年后,向汉景帝谏言,削吴、楚、赵、胶西诸郡,引得吴楚两地记恨,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哗变。汉景帝在袁盎的谗言下腰斩了晁错。享年,46岁。

第九位,商朝宰相比干

幼年聪慧,勤奋好学。授以少师,辅佐帝乙。帝乙临终前,将商纣王帝辛托孤于他。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

但在一次劝谏时,引得商纣王不满,怒斥,“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窍!”

比干怒视纣王,将心摘下,扔于地上,扬长而去。也因此,民间觉得他没了心,无偏无私,买卖公平,于是将他供奉为财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伴君如伴虎,忠臣不能善终,大多出自三条可能。要么功高盖主,要么直言相谏,要么为奸臣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