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普拉博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尼的新政府将坚持中立的外交方针,不在中美两国之间站队任何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拉博沃在竞选时,就以前任总统佐科的继承者自居,并且特地带上了佐科的儿子,来做他的竞选搭档。他上台之后的外交政策,也自然是全盘接收佐科的思路,也就是坚持独立自主,以东南亚地区大国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外交事务中。今年4月份,普拉博沃的中国之行结束后,又出访了日本,来展现他不结盟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当今世界,想要做好中间派,难度是越来越高了。瑞士,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几百年前,瑞士就宣告自身永久中立,并且大搞银行业。发展到二战时,瑞士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其原因,就是它的中立国地位,带来的安全性,无论是纳粹高官,还是犹太人,都可以把钱存在瑞士银行,而不用担心被国家征收,因此,哪怕瑞士银行的利率是负的,存钱在那还要倒贴钱,仍然有很多富人趋之若鹜。但在08年的金融危机中,瑞士银行没能顶住美国方面的施压,把自己的客户名单交给了美国政府,这就让它的保密政策名存实亡,而到了俄乌战争开打的时候,瑞士又冻结了俄罗斯富豪在瑞士银行的资产,彻底砸掉了自己的招牌,瑞士也干脆破罐子破摔,宣布放弃永久中立国地位。从瑞士的遭遇,我们能够发现,世界上并不可能存在彻底的中立,霸权国家如果撕破脸皮,要强行收割中立国的财富,那中立国也就只有选边站这一条路可以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南亚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中美角力的重点地区。对中国来说,这里是突破第二岛链的关键所在,而美国已经在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布局,想在这里拉起一张针对中国的包围网。在这种情况下,印尼的东南亚大国地位就变得有点尴尬,它们的国力,并不足以在中美的夹缝间,领导东盟国家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而在外交上留给他们的摇摆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我认为,印尼最终很可能将会走向有偏向的中立,甚至放弃中立,全面倒向中国。为什么选择中国,而不是美国,原因也很简单,即使倒向中国,印尼也仍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国从来都不会尝试去操纵他国的内政。而美国是如何对待它的小弟的呢?我们只要看一看日本韩国和乌克兰就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