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的发展,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大部分人的职务都是随着队伍的壮大而上升。但也有些例外,最初非常耀眼,越往后反而越不如意,像萧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早前担任过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兼政委,都属于独当一面的重要岗位。

但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前期,他基本就没声音了,还被安排去搞军事教育数年,直到四野大军南下,他才调过去担任参谋长,明显有些高开低走萧克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以至于出现这么多不寻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包括萧克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支持军长朱老总,唯有林、谭震林、伍中豪等少部分支持毛主席,所以不久后毛主席的前委书记职务由陈毅接替。

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毛主席的路线才是正确,朱老总就主动去请毛主席出山。在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后,“朱毛之争”以双方握手言和结束。

还有一次站错队,是长征中他出任了红四方面军的军长。本来都是人民的队伍,在哪支部队都是为革命工作,但他调任的那个时间节点,是红四方面军老张妄图“另立”之后。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坚决抵制错误行为,还曾威胁老张:要讲团结莫讲分裂,不然小心我打黑枪。但萧克这个副总指挥却在老张的不断拉拢蛊惑下,选择相信老张。

萧克自己回忆录中也说过此事,直言当初自己没有电台,搞不清楚中央和红四方面军中发生了什么,这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锁反应导致萧克手里没什么人可用,别说扩张到冀东、平北,就连平西都没彻底打开局面。

最终在1942年,冀热察挺进军番号撤销,冀东、平西、平北归晋察冀直接领导,萧克调为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在负责冀热察时期,萧克个人很有收获,他写下20多万字的小说,加上先前已写的20万,初稿共有40多万字。

他拟名为《罗霄军》,后改成《浴血罗霄》,该书在建国后获得过不少奖。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写小说又特别费神,他潜心著作,却荒废拓展根据地,属实有些本末倒置。

中央给了机会,他却没像聂荣臻那样开辟出一片战略区,最后还成了聂荣臻的副手,虽然有些可惜,但跟他自己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