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晚间九点左右,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详细澄清了胖猫事件的始末。涉事女方谭某也终于沉冤得雪,终于可以不用靠网络上的口水战去论证自己并非所谓的什么“捞女”。

整个事件的始末,可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原本在网络上营造出一副受害者家属形象的“胖猫”姐姐的刘某,也在警情通报中披露的细节中被“锤”得稀碎:刘某与其妹妹联系多人代写文案,讨论如何博取网民同情,商定自拍时要“很疲惫,很心累,很委屈的模样”、“让别人看出你很憔悴的样子”,打扮可以“随意一点”“可以不化妆”,录制时“要先背下来”、不要“眼睛时不时的在看台词”,截取聊天记录要显示谭某“是捞女+骗子”,要显示“胖猫”被谭某PUA、成为提款机,刘某在平台购买流量扩散传播提升热度,引发广泛关注,其账号粉丝从4月22日的263个涨至最高290余万个。

结合胖猫姐姐此前发布的声明以及最后发声的那条“想做一个勇敢的姐姐”来看,只让人觉得无比讽刺。

反PUA达人钮祜禄甄嬛的一句话,用在这里也无比恰当:再冷,也不该用别人的血来暖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涉事方家属,笔者无意再去过多口伐笔诛,毕竟很多人都有失去至亲的体验,一时糊涂并非无法理解。而她做出的一些应激行为,也必然带来相应的后果。今天,我们只想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在公众事件中,我们总是会很容易被玩弄于他人股掌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情弱者,是在维护自己的强者地位

一个普通的失恋故事,往往是无法点燃公众情绪的。一个深情得不到回报的年轻男孩,在遭到无节制的索取后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离开,才会让人觉得扼腕叹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刨除那些别有用心利用胖猫的死在炒作的人,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件事?这很可能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施以同情的欲望。

诚然,同情是我们每个人善意的一部分,但另外一面,同情他人本身,也等同于一种权力关系。

“我同情你”意味着,我是强的,你是弱的。如果你比我弱,你比我穷,你整天以泪洗面,此刻我同情你,那才是道德的制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部分网络事件中,扮演好一个弱者、受害人,就能给围观的人一次充当强者的机会。在表达对弱者同情的时候,我们也同时处在一个“强者”的地位,享受着在这个位置上自恋的满足。

胖猫的姐姐绝不是第一个这样操作的,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所有的弱,都值得被拥抱

也正是因为我们习惯同情弱者,所以有了很多故意示弱去“恃弱凌强”的人,例如说多年前轰动全国的江歌案中的刘鑫。

有网友说,刘鑫很像“伥鬼式”朋友。

什么是“伥鬼”?

我们都听过为虎作伥这个词,老虎是主要的作恶者,伥只是一个协助者。 但是实际上,伥才是躲在背后的始作俑者,老虎被当了挡箭牌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鑫一直是非常擅长利用“老虎”的,她只需要在背后假装无辜就好。

当初和陈世峰情感纠缠的时候,她把一切责任都推给陈世峰,作为好友的江歌自然会保护她,去帮她做那个大老虎。

后来江歌去世,刘鑫又开始往江歌、江歌妈妈身上泼脏水,好像她们是恶人,是自作自受。

最后法院二审宣判之后,她又让粉丝做她的“大老虎”,利用粉丝的同情发起捐款,让粉丝替她买单。

刘鑫早就不是那个锁着门,不让江歌进来的“恶人”,而是一个楚楚可怜,被人欺负又冤枉的小白兔。

混淆事情本身的弱,是一种道德绑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制造出一种被人欺压,甚至侵犯的表象,为自己的行为织造一层遮羞布,让人无法对他进行正常的判断。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现实生活中有人认识刘鑫(刘暖曦)吗?客观评价她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说我不认识刘鑫,但是我遇到过像她一样的人。

她上初中的时候,校霸看上了她的闺蜜,一开始两个人还谈起了恋爱。

后来闺蜜觉得校霸影响她学习,就想要分手了,这时校霸可不愿意了。

于是,闺蜜总是跟她吐槽校霸骚扰自己,这位网友看着柔弱不能自理的闺蜜,必须仗义相助啊。

后来的情形就是,她和校霸正面对峙,好像她是拆散良缘的恶人,闺蜜一脸无辜,好像还有点欲拒还迎。

到最后,她被校霸威胁,成了保护伥鬼的大老虎。

恃弱凌强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勒索,他们在不顺心的时候,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别人替他们承担。

如果你不照做,他们就会暗示你“我将受苦,错全在你”。

你可能无法面对自己“见死不救”的无能感,就只能扮演拯救者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重各自命运,放弃助人情结

关爱弱小,互帮互助,的确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但是美德的背后,还有责任与界限。

所谓责任就是,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谓界限就是,我可以帮你但不能代替你承担。

尤其是当我们身边,有“伥鬼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彼此的界限感。

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自恋,放弃助人情结。当我们站在自恋的高处时,总是觉得自己是万能的,甚至是全能的。

拯救弱者,自然就能满足我们的自恋。

自己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一样,飞奔到对方的面前,阻止他们的痛苦发生。

如果不帮助楚楚可怜的他们,我们会觉得是无能且冷酷的。

实际上,谁也不能拯救别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是为了拯救别人的。

情感勒索》一书中指出,情感勒索者经常说的几句话有:

“如果你真的爱我……”

“别离开我,不然我会……”

“你是唯一能帮我的人……”

“我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只要你……”

这些话就像一条无形的绳子,让我们被牵着走,一次又一次。

我们识别情感勒索和真正需要帮助的唯一方式,就是——识别对方真正的动机。

他们是在推卸责任,还是在试图操控你?他们有没有在意你的需求,有没有关注你的内心?

真正的帮助,永远是互相的。你看到对方的需求,对方也看到你的需求。

如果只是单方面的,那就要远离这种被勒索的关系。

不管对方结局如何,都不是你导致的。

你不是盖世英雄,更无法拯救世界。尊重各自的命运,放弃助人情结,才不会被“伥鬼”缠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妙黛 编辑 | Nemo

● 有弥联合心理2024年模块化教学课程重磅上线

《深耕计划——婴儿观察模块》

最后5个报名资格

!!!6正式开课!!!

需要报名的学员抓紧时间下方扫码

添加课程助理咨询报名详情

↓ ↓ ↓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