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中,要说出身最卑微的,除了后赵的石勒,那就是大明朝的朱元璋了。当年朱家穷的亲人去世后都无地安葬,没想到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后,凭借过人才能迅速崛起,最终统一天下,创建了大明王朝,创建了最后一个汉人政权。

一个人再伟大,能力再强悍,也脱离不了生老病死,1398年,一代开国皇帝走完自己的人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1岁。而就在同一年,浙江有一男婴出生,51年后,此人一挽狂澜,为大明王朝解除了一大危机,说他为大明续命200年也不为过,这个人就是于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98年5月中旬,一个男婴在浙江杭州的钱塘县诞生,此人就是于谦。一个月后,京师传来噩耗,明太祖驾崩,全国臣民为之悲痛,不过没有人会把这红白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于谦家境尚好,祖父曾当过工部主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于谦自幼勤奋好学,虽然此时他的年龄尚小,但志向宏大,他非常仰慕文天祥的气节,并将他当成自己一生追崇的偶像,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像他一样忠心报国。

1421年,年仅23岁的于谦,就考中了进士。刚踏入仕途那几年,于谦一直在基层混迹,没想到数年之后,一件偶然的任命让他名声大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的于谦官步青云,并没有狂妄自大,而且谨记人生初衷,坚决做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三年后于谦再度升任兵部右侍郎,当年山西、河南等地水患严重,于谦赶赴两地巡视。带领当地官民治水救灾,赈济灾民,灾荒过去,又在当地采取各种措施,修建水利,加强北方驻防。

他在两地一共待了十年,任职期间不但很少有大灾出现,甚至连年大丰收,两地粮仓储备充足,积蓄了数百万斤粮食,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老百姓对这位巡抚大人感恩戴德,甚至两地的藩王也对他十分敬重。

遭王震陷害

1435年,朱祁镇即位,这位少年皇帝还不到九岁,一切政事都需仰仗太皇太后和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当年太皇太后张氏不允许外戚专权,十分推崇三杨,最看不惯侍候朱祁镇的太监王振,时不时把他叫去斥责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朝中百官为了巴结王振,都向他献上黄白之物,但于谦却是个例外,每逢他进宫奏事,见到王振都是两手空空,这让王振十分气恼。

后来在王振的指使下,开始有人弹劾于谦,明英宗听信谗言,降罪给于谦,将他打入大牢,准备秋后问斩。

没想到王振之举捅了马蜂窝,于谦获罪后,河南、山西两地百姓、官员纷纷上书,为于谦证实其清白,甚至还有住在两地的藩王,声势浩大,前所未有。

王振没想到于谦背后的能量这么大,只能向明英宗谎称罪人与于谦同名,这次是弄错了人,就把于谦放了出来,此后王振再也不敢惹于谦了。

出狱后的于谦被贬为大理寺少卿,安置到山西。当地官民拥护于谦留任,当地藩王也给他求情,不久于谦又回到巡抚的位置,在于谦50岁那年,他被召回京师,重新担任兵部右侍郎,所有人没有想到,正是这个任命保住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危难之际,力挽狂澜

于谦入京第二年,瓦剌的也先率军南下,在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决定亲自率军阻敌应战。当时兵部尚书邝野和右侍郎于谦都劝阻明英宗不要涉险,但心智高昂的朱祁镇就是不听,最终邝野随军前行,于谦留下来主持兵部政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方噩耗传来,京师一片大乱,此时京师并没多少御敌之军。朝中也分为两个阵营,一方决定南迁,这必定会失去半壁江山,甚至大明朝都能有覆灭的危险,另一方就是以于谦为首,决定留守北京,与也先抵抗到底。

后来于谦呵斥“宋朝迁都亡国之鉴犹在,提议者是动摇国之根本,应当斩首!”此举震慑了逃难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政局稳定后,于谦深受明代宗的重用和信任,开始整治王振余党,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在边境推行屯田制,保证军队的供给,军队战斗力也得到了提升。于谦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会容忍任何不正之风,但也引起不少奸佞小人的嫉恨。

1457年,明代宗逝世,明英宗复位当皇帝,于谦遭到弹劾,被诬陷谋反,最终被处以死刑,被押至崇文门外斩首,可怜一代名臣落得如此结局。

好在一年后明英宗就发现于谦被冤杀的事实,后来明宪宗即位后,为 于谦洗去冤屈,这位大明忠臣终于沉冤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