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眼下,宁波市象山县黄避岙乡白屿村海岸线上,随处可见吊挂晾晒的海带。修复自然生态的碳中和“利器”——海带进入采收旺季

今年宁波海带产量、品质如何?记者跟随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藻类专家进行了深入了解。

 30元/公斤!浙江人超爱吃的它迎来旺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30元/公斤!浙江人超爱吃的它迎来旺季

海岸线上随处可见晾晒海带

5月17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一走进黄避岙乡白屿村,便被这里晾晒的海带吸引。

沿着海岸线走,空气中弥漫着海带特有的香味,挂在绳架上的海带色泽鲜亮,个头硕大,约一米多长,最大的宽度达四十多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骆其君在工作中。

“这几天天气好,我们每天凌晨天没亮就到海养殖区忙采收了。”养殖户徐师傅说着便带记者上了船。

在海面上远远望去可见大量板房和浮球,行船约十分钟,就进入了养殖区。这里的水十分清澈,一个个浮球排浮在水面上形成方阵,由绳子牵拉,海带就生长在这些绳子上。透过清澈的海水,可见黑压压的海带在水下漂动。船筏靠近浮筏,用长勾勾起苗绳,海带也随之见天,可直接连绳带海带采收上岸。

“浮筏式养殖生长的海带不仅品质好,而且健康。”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藻类专家骆其君教授说,黄避岙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养殖海带,但传统的养殖技术落后、成本高,品质不稳定。

“从2017年开始,我们通过不断选育新的、适合本地养殖的品种,并在养殖技术上有了突破,使得这一产业进一步发展。”骆其君教授介绍,他们发现中国海洋大学培育的三海品种的海带特别适合本地养殖,该品种生长快,一般年前11月份放苗,经过四个多月生长便能成熟,其抗病性、口感都特别好,于是就帮助养殖户进行引种,现在黄避岙主要的养殖海带就是这个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晾晒的海带。

年产2000吨,行情看好

浮筏式养殖就是将海带苗夹种在绳上,每株相隔约十厘米,然后通过浮球牵引将海带养在海水中。

为什么要这样养?骆其君教授说,主要是海带生长需要海域有一定的深度,但它又喜欢阳光,而浮筏养殖能够在水质好的深水区养,且浮在水中上层最大程度享受光照,这是再好不过的技术。

“今年的海带品质不错,产量和行情都挺好。”当地养殖户告诉记者,他们的海带大都是销给经销商,干货收购价在17元/公斤左右,市场零售价翻倍。

海带养殖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带养殖基地。

海带作为海洋藻类,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它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很好的“蓝碳法宝”,是修复海洋生态资源的“利器”。骆其君教授表示,他们做过研究,大面积养殖海带的海域生态修复明显,海带上生长的浮游生物为鱼虾蟹生长提供了“美食”,其释放的溶解氧更是为整个海洋生态带来活力。

记者从黄避岙乡政府了解到,当地沿西沪港海带养殖面积达3500余亩,是宁波市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由于今年天气和环境条件良好,海带产量预计可突破2000吨。

煮汤不要太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