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莱希及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乘坐的直升机“硬着陆”,已经确认机上人员遇难,从救援过程来看,各方的态度并不相同。

在危急时刻,伊朗获得了广泛帮助,地区内的国家纷纷伸出援手,北约国家土耳其直接派出救援力量下场参与搜救工作,邻国也都纷纷出力,哪怕是仍处在战争中的叙利亚,也伸出了援手。

与此同时,长期与伊朗不和的西方国家以及伊朗的死对头以色列,也接连表态或采取行动。

虽然这些国家属于同一阵营,但态度大相径庭,尤其是以色列,直接落井下石,引发了争议。

(莱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希)

欧美态度不一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在就此事发表评论时表示,美方正密切关注相关信息。

可以看出,美国的态度很冷淡,属于冷眼旁观型,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要帮助伊朗的意思,甚至连一些场面话都不说。当然,以美国和伊朗的紧张关系,也不可能指望美国会伸出援手。

相对来说,欧盟的表现算是比较厚道,欧盟方面宣布,应伊朗请求,欧盟启动“哥白尼应急管理服务”,以支持伊朗的搜救工作。

该服务是欧盟“哥白尼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救灾。

欧盟也有开放给其他国家的先例,不过考虑到西方和伊朗的关系,欧盟可以像美国那样选择冷眼旁观,但欧盟还是答应了伊朗的请求,为伊朗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欧美之间的伊朗政策还是有分歧的,虽然欧盟也加入了制裁伊朗的行列,但与伊朗的关系比美伊关系要好得多。

这并不需要感到意外,毕竟平时伊朗需要和美国沟通的时候,也会通过欧盟国家,欧盟算是美伊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更何况这一次伊朗的事情确实非常急且非常重要,没有将伊朗拒之门外的必要。

(伊朗国旗和以色列国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国旗和以色列国旗)

以色列冷嘲热讽

除了欧美之外,以色列对待此事的态度又有不同,以色列和伊朗互相敌视,伊朗发生重大事故,以色列选择进行嘲讽,称“友情提示,浓雾中驾驶直升机并不安全,让外长和总统同乘一机也不明智。”

当伊朗全力搜救的时候,以色列却在讽刺挖苦伊朗,可见以色列是多么敌视伊朗。

以色列发布的内容迅速引发了争议。

要知道,伊朗万众一心,都希望莱希一行能够平安无事地回来,以色列在这个时候进行挖坑,确实对伊朗民众充满了恶意。

(搜救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搜救现场)

伊朗情况特殊

直升机出现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

比如说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就死于直升机事故。

印度之前也发生过在任国防参谋长坠机身亡的事故。

伊朗的情况虽然不完全一样,但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恶劣气象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飞行,这本身就很冒险。

而特殊的地方在于,伊朗由于长期遭遇技术封锁,直升机性能,尤其是安全方面的性能,并不十分出色。

在复杂地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救援,对于伊朗来说,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需要求助其他国家一起搜救,而这又会延误最佳救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