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儿上学,在校门口总能听到家长一边给孩子背上书包,一边叮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可同样的话说了无数遍,孩子真的有认真听讲吗?

父母脱口而出的“认真听讲”,殊不知,对于孩子来说,根本没用,还藏着巨大的坏处。家小学生及以上年级的父母,要注意哦!

01、别光喊口号,没用

跟一位班主任朋友聚餐时,他问我们:如果一个孩子上课不说话,坐姿端正,眼睛一直盯着老师,这算不算是“认真听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座的几个朋友都点头说道:这就是认真听讲的表现啊!

班主任朋友却说,他们班上有三分之一的“乖”学生就是这样的,上课感觉很认真,但回头看他们的作业、考试成绩,就会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听讲,至少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没有真的听懂。

班主任朋友接着说,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当年也被父母耳提面命般的提醒: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说话......可这样做了后,我们的成绩提升了吗?

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至少文文爸当初并没有因为父母的这句提醒,就真的认真学习,提升了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父母这样光喊口号,就想让孩子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从而取得好成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以说,“上课认真听讲”这句话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对于已经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没有促进作用;对于没有做到的孩子,你可能说100遍,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做。

02、告诉孩子,认真听讲的标准

上课认真听讲,其实是一套精细化的流程,各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文文爸总结了课前、课中、课后需要做到的步骤,全部做到,才真的算认真听讲了。

首先,课前3备

想要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从课前就要做准备了,准备什么呢?

一备资料,文文爸有观察过女儿,回家写作业时,光找书、本子、笔、直尺都得翻找好一会儿。假如在课堂上,老师让找一本练习册,那她肯定也是在书包里一通咔咔的乱找,等她找到,可能都不知道老师讲哪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上课前,让孩子准备好当堂课要用到的资料,以免浪费时间上课去找,影响听课效率。

二备状态,你觉得哪些人做事特别有状态呢?文文爸想到了弹钢琴的人,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参加钢琴比赛,并获得金奖的孩子,一上台,往那里一坐,那个状态、那个大师的范儿就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上课也是一样,你得有上课的状态。如何做到上课有这个状态呢?犯困的孩子,可以趁着课间小憩一会,如果能睡着3-5分钟,那基本就能保证下一堂课的状态了。此外,还可以去厕所用冷水拍下额头或后颈部,也能缓解犯困。

三备问题,这是课前三备中,最重要的一备,是决定上课认真听讲的关键。北宋时期的陆九渊先生曾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发现问题,才会有进步。

如果孩子是带着问题去听课,那你的效率就会高很多,老师就成了你解决问题的资源。如果没有准备问题,只是被动听老师讲,那效率就会低很多。

如何准备问题呢?那就要提到预习了,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将问题变成听课目标,这是做到认真听讲的,很关键的一步。

其次,课中3动

经常听父母对孩子说,上课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你怎么知道孩子的大脑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呢?还能扒开大脑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上课思路跟着老师走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动眼

父母要告诉孩子,上课眼睛要跟着老师走,老师写板书,你就盯着黑板看;老师提问时,你要积极思考答案。

第二:动笔

老师强调的重点,你要及时记笔记;上课有疑问,也要记录下来,下课及时问老师或者同学。

第三:动嘴

动嘴,就是动脑的表现。课堂上动嘴干什么呢?主要就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能回答的,及时记录问题,在这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最后,课后3结

一堂课40分钟,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点,很多同学是能够做到短时记忆的;但知识,关键是要长时间记忆。想要做到长时间记忆,就需要孩子做到这3结:

•结笔记:对于课堂上没有记录完的笔记,课后或当天放学回家后,要及时把笔记补充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问题:无论是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还是课堂中产生的问题,如果有未理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问老师、问同学或查教辅资料,解决问题;

•结输出,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听说过费曼学习法,让孩子把当天所学的内容,讲出来。在讲的过程中,遇到卡壳的地方,要及时搞明白。

有家长可能会说:这一科都得有这9小步,一天要上那么多堂课,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呢?

这几步骤看起来费时间,等真正熟练后,一个科目耗时也只有10分钟左右。文文爸陪女儿做过,起初耗时较长,就课前准备,几乎都要花15分钟,课后输出也得花上20来分钟。但坚持半个月后,基本上10分钟能够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时间比较紧张的孩子,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比如课前就准备好资料,课中就动眼、动脑,课后就完成笔记。

等孩子熟练后,再慢慢加上第二备、第三备,切忌一开始就全部顾上,压力会特别大,先把一个学科做熟练,再迁移到其他学科,就会容易一些。

总的来说,真正厉害的家长,从来不会对孩子说“上课认真听讲”,而是会教会他们课前、课中、课后需要做到的标准。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