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时下正值杨梅大量上市之际,“吃货”们早已食指大动。不过,新鲜杨梅好吃,但吃得不对也会出问题。

在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吃杨梅要把核一起吞下去,能起到清热去火、润肠通便的功效。杨梅核真的如此神奇吗?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近日,龙海一老伯向记者分享了

过去因吞服杨梅核险入“鬼门关”的经历

因此也警示了吞杨梅核的风险

“过去我一直是连肉带核一起吃的,从来未出现问题。”提起因吞食杨梅核入院的经历,蔡大伯(化名)仍心有余悸。

现年58岁的蔡大伯素来喜爱吃杨梅。有一次,蔡大伯家里又买了不少杨梅。在食用杨梅时,他选择连核带肉一起吃掉。如此持续了将近两周,原来一向身体健康的蔡大伯突然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蔡大伯的家人担心其身体,立即将其送往漳州市第二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蔡大伯随即接受了医院的检查。CT检查显示,致使蔡大伯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的原因竟是其胃里密密麻麻、颗粒状的物体。经过询问,医生得知了蔡大伯的病因,原来是他近期大量食用杨梅不吐核,而影像中所呈现的颗粒物就是无法消化的杨梅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T上显示密密麻麻的白点,是堆积在蔡大爷腹中的杨梅核。

随即,漳州市第二医院消化内镜室医生在胃镜下,对蔡大伯实施“异物取出术”,随着堆积的40多颗杨梅核被尽数取出,蔡大伯如释重负。

“老一辈的人常说,吃杨梅容易上火,吞杨梅核能下火、清肠排毒。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像蔡大伯一样,认为杨梅能够清肠排毒的人并不在少数。

“我从小吃杨梅都不吐核,不少人都说杨梅核吃了对身体好。”现年56岁的陈先生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他表示,小时候长辈便告诉他,吞下去的杨梅核在肠道里翻滚,带走肚子里的脏东西,所以可起到清肠排毒的作用,因此他一直保有吃杨梅不吐核的习惯。

那么,杨梅核究竟能不能清肠?

“利用杨梅核清肠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漳州市第二医院内镜室主任医师陈进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杨梅核纵径约1.5厘米至2厘米,横径约1厘米至1.5厘米,表面凹凸不平,果核坚硬,过量食用杨梅核,可能引发消化道粘膜损伤导致炎症、溃疡继发消化道出血等,若堵塞肠道,则会出现肠梗阻。

针对杨梅核的养生作用,陈进贤告诉记者,杨梅核吞服后无法获得营养和药用价值,尤其是儿童及老人,消化道相对薄弱,吞食后出现损伤的可能性更大;另外部分老年人吞咽反射退化,吞食杨梅核过程也可能出现噎食情况,甚至误入气道,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不过吞服单个或少量杨梅核,对于一般无消化道疾病的成年人而言,是可以顺利排出体外的。”陈进贤表示,“吞下杨梅核能清理胃肠”这种民间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大家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各种传言,不要盲目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要想保持胃肠健康,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健康的胃肠环境。

来源:闽南日报 记者 许文彬 通 讯 员 庄志淑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