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我国陆地上,冷暖和晴雨可谓变化无常,不少人正感受到忽冷忽热的天气反复,也感受到暴雨和强对流等激烈天气的威力。比如昨晚河北强对流非常强势,栾城国家站降雨113.3mm(4小时内下完),不仅拿下河北国家级气象站今年首场大暴雨,降雨排行榜上也力压广东广西等一众南方站点,位列全国第一名。这种气候波动背后,隐藏着一个全球性的气候现象——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厄尔尼诺快速衰退

本月的气象数据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正在迅速衰退,而拉尼娜现象似乎已经迫在眉睫。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气候现象的背景、当前表现及未来可能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今年4月份,热带太平洋的平均海面温度较常年平均值高出0.8度,而厄尔尼诺现象的判定阈值为0.5度。这意味着虽然热带太平洋的温度依然偏高,但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向中性条件过渡。这一变化不仅仅是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更是海洋和大气耦合系统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伴随着显著的大气变化,例如热带太平洋上空的降雨和云量增加、信风减弱等。然而,本月的观测数据显示,热带太平洋的大气指标几乎接近平均水平,反映出厄尔尼诺现象正在迅速减弱。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太平洋某些区域,已经出现了低于平均水平的海面温度,这预示着厄尔尼诺可能即将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拉尼娜形势越来越确定!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是相反的现象,拉尼娜现象意味着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温度低于平均水平,并带来与厄尔尼诺现象截然不同的气候影响。根据NOAA的预测,一旦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太平洋的中性状况可能不会持续很久,拉尼娜现象有望在夏末发展,并至少持续到初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候预测显示,从北半球夏季后期到秋季前期,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将迅速超过50%。NOAA表示,在历史记录中,从1950年至今,研究者已经多次观察到厄尔尼诺现象到拉尼娜现象的快速转变,尤其是在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后。这一趋势增加了人们对拉尼娜现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展的信心。如果下半年太平洋确实向拉尼娜快速转变,则可能带来更加复杂且异常的气候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月的天气变幻莫测,许多地区经历了剧烈的温度波动和晴雨变化,例如非洲,2024年2月-5月期间,部分国家遭遇了严重的干旱,但也有多个国家出现了显著的多雨和洪涝。这种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部分可以归因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存在。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我国南方降雨增多。然而,随着厄尔尼诺的减弱,气候模式开始恢复正常,但这种恢复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天气的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警惕更大的异常

当前,气象观测显示,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温度正在下降,这标志着拉尼娜现象开始初步反扑,目前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已经宣布调整为拉尼娜展望状态,拉尼娜现象带来的影响通常和厄尔尼诺截然不同,然而,气候系统的复杂性意味着这一过渡期内,天气可能更加极端和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当前的数据表明拉尼娜现象可能在夏末发展,但具体的气候模式仍需密切监测。拉尼娜现象带来的气候影响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例如冬季寒潮的频率增加、南方干旱的加剧等。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可能对能源需求、公共健康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象学家们利用复杂的气候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趋势,但由于气候系统的高度非线性和多变性,准确预测未来的天气仍充满挑战。尽管如此,历史数据和当前观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比如已有很多观测显示,太平洋深处大量冷水团出现,并且开始大举上涌,这是厄尔尼诺向拉尼娜快速转换预测的一大支持,如此以来,大家能够提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今年五月,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迅速衰退和拉尼娜现象的崭露头角,全球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变。虽然具体的天气模式仍需密切监测,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这一变化不仅影响我国,也将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