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作为众多农民朋友所钟爱的植物,其实际价值颇丰。在过去,竹子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类生活用品,如竹筐、竹筏、竹签、竹篓子以及竹筷子等。此外,每年春季从竹根处生长出的竹笋,也曾是许多人喜爱的食物之一。

除了上述用途外,竹林中还孕育了其他丰富的野生资源,例如竹荪、竹荪蛋等野生菌类。因此,在过去,竹子在山区农民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有任何害虫企图破坏竹子,农民们必定会坚决予以抵制。

然而,命运弄人,竹林有一种大害虫,靠吃竹笋为生,以前遭农民痛恨,如今养殖百元一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及以竹子为主食的动物,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便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还有一种名为竹象鼻虫的小型昆虫也钟情于竹子。

竹象鼻虫,学名竹象,在民间有竹笋虫、笋虫、象鼻虫、象甲、竹象鼻等多种称谓。其外形颇具特色,身体大部分呈金黄色,翅膀上饰有黑色条纹,头部及颈部中央各有一个显著的黑点。其口器宛如一根细长的吸管,与象鼻颇为相似,因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竹象这家伙个头不大,它可是竹林里的“隐形杀手”。专门盯着竹子和竹笋下手,危害大得惊人。竹象这小东西,特别会找地方产卵,不是在竹笋上就是在竹笋根儿,甚至钻到笋尖里头。

等幼虫孵出来,嘿,直接在竹笋肚子里开吃,喝饱了笋汁就长个儿,最后变成笋蛹,再长成笋虫。等它们变成了大个儿的竹象,那可怜的竹笋也差不多走到头了。

竹象还有个厉害的家伙事儿——它那长长的嘴巴,跟象鼻子似的,一扎一个准儿,轻松就能穿透竹笋皮儿,大口大口地吸笋汁或者干脆啃竹子。这么一来,竹子哪受得了啊,最后很可能就枯死了。所以呢,以前农民伯伯们对竹象十分痛恨,见到它一脚踩下去,绝不留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竹象虽然对竹子造成了伤害,但它却成了农村孩子们珍贵的玩伴。笔者依稀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兴致勃勃地捕捉几只竹象,用细长的绳子轻轻捆绑它们的脚,让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那时的我们,仿佛是在放飞心中的风筝,因此,这种独特的游戏也被我们亲切地称为“笋虫风筝”。

夏天来临,农村的孩子们还会巧妙地折断竹象的前足,将细竹签插入其中,轻轻一摇,它们便在空中飞舞起来。那阵阵凉风,不仅带来了夏日的惬意,更承载了我们对美好童年的无限怀念。在过去的日子里,许多孩子都将竹象当作天然的风扇,享受着它带来的丝丝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许多人不了解,竹象这一对竹子和竹笋具有破坏性的物种,在过去常常被农民朋友们一经发现便予以清除。然而,现今竹象却成为了一种稀缺的野味,甚至有些农民专门进行大规模养殖

据悉,竹象的幼虫和成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无论是烘烤、煎炸还是油炸,其味道均十分美味、甘甜可口。因此,竹象如今已成为许多人钟爱的野味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竹象数量减少,现在需要通过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价格不菲,据称在某些地区售价已高达每斤100元,或每只1至2元。

亲爱的读者,您小时候是否捕捉过竹象?品尝过烤竹象的美味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经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