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病逝后,谁来担任国务院总理一职,让患病中的毛主席大伤脑筋。经过反复思考衡量,最终毛主席选中了一个人:华国锋。很快,中央发布文件通知全党,由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

在这个文件中,还有另一项重要的通知,那就是由陈锡联接替生病的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

叶剑英生病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和叶帅关系好的老同志,纷纷打听叶剑英患了什么病,到底严不严重。叶剑英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只好悄悄如实告知:

“身体和往常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叶剑英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说,但人们还是半信半疑,不亲自看一眼总是不放心。一天夜里,空军副司令吴富善乘车前来探望叶剑英,看到叶剑英身体健康,吴富善放下心来,但心中却有了更多的疑惑:

“为什么不让首长干了?”

1971年9月,随着蒙古大漠上的一声巨响,国内的政治风向开始发生转变。仅仅过了十多天,中央就决定由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受命于危难之际,叶剑英深知自己别无选择,只能按照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开始对军队进行整顿,一边陆续恢复一些军事院校,一边要求全军大办教导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南越当局在西沙群岛频频挑衅,叶剑英按照周总理的指示,立即与邓小平指挥作战。两天之后,解放军先后攻克三座岛屿,全歼敌军,收复了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

次年的四届人大会议上,叶剑英当选国防部长,继续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一切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但斗争却远没有结束。

会议结束之后,叶剑英协助对邓小平对军队进行整顿,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成为整顿军队最有效的手段。在毛主席和中央的支持下,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和叶剑英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并挨个找高级干部谈话,要求他们坚定立场,稳住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的顺利结束,让叶剑英对军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没过多久,叶剑英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周总理的病情更重了。1976年元旦过后,周总理在305医院逝世,国内的政治形势再次发生骤变,叶剑英再一次遭受到冲击。

如何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军队继续保持下去?毛主席几经思考,选定了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陈锡联。

陈锡联出身贫农家庭,从小就被送到地主家放牛,后来又跟着母亲到处乞讨。大革命失败之后,公开的革命宣传和游击活动,让陈锡联有了参加游击队的念头。尽管母亲极力反对陈锡联参军,但陈锡联还是趁着深夜投奔了游击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陈锡联所在的队伍被编入红军,陈锡联也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在徐向前的领导下,陈锡联参加了出击平汉路这样大规模的战役,英勇的表现让陈锡联被发展为共产党员。

1931年红四方面军成立后,陈锡联开始担任团政治处通信班长。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战斗中,陈锡联率领队伍战斗在第一线。可惜由于敌众我寡,红四方面军被迫转战川陕。

四川军阀面对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创建根据地大为恐慌,在蒋介石煽风点火之下,田颂尧大举对根据地发动进攻,陈锡联和营长整整坚守了两天,没有退让一步,还趁着雨夜打了回去,打得敌人落荒而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湘发动对根据地的六路围攻之后,徐向前指挥四方面军经过十个月的奋战,歼敌8万余人。陈锡联所在的团不但被授予“钢军”奖旗,陈锡联本人还升任副师长。红军会师之后,陈锡联升任师长一职。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陈锡联跟随刘伯承挺进山西。夜袭阳明堡一战,让陈锡联威名大振。百团大战期间,陈锡联参与指挥中央纵队作战,毙伤俘敌1500余人,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

1943年部队整编之后,陈锡联开始担任太行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陈锡联谦虚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令毛主席对他称赞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企图夺取革命的胜利果实。上党战役发起后,陈锡联被任命为太行纵队副司令员,屯留一战为上党战役开了个好头。太行纵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后,刚满30岁的陈锡联被委任司令员。

1950年,陈锡联离开重庆上任炮兵司令,后又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司令员。1973年,毛主席提议调陈锡联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四届人大召开后,陈锡联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时军委增补其为常委。

正是因为陈锡联悠长的革命经历,再加上既是军委常委,又是政治局委员,毛主席才能够放心得将军队交给他。在中央开会的时候,毛主席两次拉着陈锡联得手,郑重地说:

“你要挂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当时叶剑英已经赋闲,但陈锡联在主持军委工作以来,还是经常向叶剑英汇报情况,叶剑英也非常支持陈锡联的工作。但由于有些同志对陈锡联接替叶帅工作的情况不了解,对陈锡联有误会,还说了不少指责的话。

一时间,“陈锡联夺了叶帅军权”的传言愈演愈盛,陈锡联和叶帅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毛主席病逝之后,叶剑英一度想要离开北京,陈锡联专门给叶剑英打电话劝他留下。

“难道你是怕我捣鬼吗?要想捣鬼,我在哪里不能捣?”电话的另一头,叶剑英有些生气地说道。陈锡联一听就知道自己被误解了,他想让叶剑英留在北京,不过是想在政治局里多留一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彻底结束十年政治风暴前夕,李先念找到叶剑英沟通情况。叶剑英在纸上写下“陈锡联”三个字,然后在后面打了一个问号。李先念知道叶帅担心军队的问题,当即写下七个字替陈锡联做保证:

“完全可靠,请放心。”

十年政治风暴结束的第二天,陈锡联就向中央打了报告,要求请叶帅回来继续主持军委工作。华国锋告诉陈锡联,叶帅还要协助自己处理一些事情,让陈锡联再管一段时间。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时间,中央正式宣布叶剑英继续负责主持军委工作,陈锡联协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锡联专门就“夺权”问题作了说明,消除了部分同志对自己的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曾约陈锡联到家中谈话。一见面,陈锡联就为之前没有站出来为邓小平说话而道歉。邓小平宽容地对陈锡联说:“那个时候谁也没办法,你也无能为力,你在北京不欠帐。”

1980年,陈锡联正式向中央提出辞呈,并得到了批准。中顾委成立之后,陈锡联当选中顾委委员、常委。邓小平曾对一些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算是对陈锡联作出了最正确的结论:

“陈锡联同志没有野心,他不会造反,也不是造反的人。”

参考文献:

[1]闵绪国,韩凯丽.开国上将陈锡联的戎马一生[J].红岩春秋,2020,(01)
:8-15.DOI:10.16684/j.cnki.hycq.2020.01.003.

[2]1976年政治风云中的陈锡联[J].共产党员,2009,(12):20.

[3]范硕.陈锡联“夺”叶剑英军权真相[J].晚报文萃,2014,(第13期).

[4]陈锡联著. 陈锡联回忆录.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4.01.

[5]范硕著. 叶剑英在1976.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0.01.

[6]纪学著. 叶剑英元帅.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21.03.

[7]张黎明著. 走进统帅部 共和国高级将领采访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