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邛崃,古称临邛,是秦灭巴蜀以后,张仪所主持修建的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名人辈出。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慕其盛名纷至沓来,他们以自己独到的方式,把邛崃的历史溶在了酒中,写在了诗中,留在了画中,讲在了口口相传的故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邛崃这座古城,留下了太多太多诗人的足迹和遐思。唐代李商隐《寄蜀客》中说“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他总惦记着到邛崃开怀畅饮;孟郊《古别离》写道“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深刻表现了邛崃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五代时期“女状元”黄崇嘏有诗云“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宋代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蜀为官时写下“一樽尚有临邛酒,却为无忧得细倾”,黄庭坚赞美邛竹“伟邛崃之美竹,初发迹于䍧牱”;明代才子唐伯虎曾言“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等等,数不清道不完的绝世名篇。天下文人不吝溢美之辞,由衷地表达了历朝历代的人们对邛崃的喜爱之情。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邛崃,有一座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登高祭天的名山----天台山,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被誉为“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地之一、亚洲最大萤火虫观赏基地”。这里历史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有着“山奇、石怪、水美、林幽、云媚、萤舞”的独特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台山景区东距成都城区110公里左右,是成都北接川西大环线、南接香格里拉、西接攀西阳光旅游区的重要地点。这里不仅见证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繁华,也在巴蜀地区的宗教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代,道家在此相山凿洞,筑坛祭神;宋朝,儒、佛、道“三教共山”,道观、佛寺、官房多达108处,宗教达到鼎盛,陆游、文同等曾在这里纵情山水,留下大量的诗词和画作。如今,天台山还保留着宋代“僧正司、道正司”派出机构(俗称“和尚衙门”)、宗教集市“和尚街”“第一禅林”、雷音寺等众多罕见的历史文化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天台山,你会被这里的风光所震撼。潺潺的流水、磅礴的瀑布,沿山而下。静谧的深山中伴着水声和偶尔几声的鸟鸣,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忘却那些烦心事在自然中找回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瀑布前,绿树掩映时隐时现,瀑布像一条飘飘洒洒的素练,水雾蒙蒙,凉风阵阵,尽显婉约之美,如梦如幻,绚丽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台山的低山云海和日出也是一大特点。在夜合岗观景台,俯瞰四周,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时而,一阵山风吹过,云雾随风翻涌,如同海浪般翻滚,让人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心旷神怡。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访天台山,必然少不了观赏萤火虫。天台山有着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茂密的植被,以三叶虫萤为代表的20余种萤火虫在此繁衍生息,占全国种类的15%左右,是萤火虫的生态家园。天台山的原生萤火虫,具有“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观赏时间长”四大特点,从每年4月到10月,不同品种萤火虫在天台山交替起飞,犹如璀璨星河,景象蔚为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台山,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之美,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洗礼的圣地,是一个让人深刻体验中式美学的绝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充满热爱,如果你对自然风光充满向往,那么,不妨来成都天台山一探究竟吧!

来这里聆听自然的瀑布音乐会!

来这里呼吸森林的清新氧气!

来这里感受萤光飞舞的浪漫和心动!

来这里探寻历史和人文的秘密!

在天台山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