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老市府大楼外景。王凯 摄

姚丽萍/文

2020年,宝兴里旧改一年内实现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创造了申城大体量旧改项目当年启动、当年收尾、当年交地的新纪录。

宝兴里的故事,并未结束。本月,黄浦区公开征集宝兴里档案资源。征集的是故事,洞见的是未来。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更新史。城市更新进程中,一个命题是,如何留存家园故事,深刻家园记忆,让历史资源成为发展动能?

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在申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让厚重历史变得格外鲜活灵动。杨浦滨江,上海城市更新成果展示馆,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城市更新史。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在杨浦滨江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2021年8月25日,国内首部城市更新创制性地方立法——《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由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9月1日起实施;12月31日,浓缩了近年城市更新实践精华的上海城市更新成果展示馆向公众开放。

开幕那天,市民黄祖菁作为申城旧改亲历者,讲述了自己跟宝兴里近70年的缘分。她的故事,颇能代表城市更新中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宝兴里,新中国上海第一个居委会。黄祖菁出生在宝兴里,是第一任居委会主任单粲宝的女儿。她说,无论是旧改征收期间的贴心服务,还是旧改征收后“回娘家日”、“使命日”的温馨牵挂,都让居民们备感温暖。其实,申城旧改征收中,人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人搬走了,情留下来!这样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也是城市更新带来的精神财富,美好,可贵。

本质上,城市更新延续城市肌理、保留历史文脉,目标就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之于城市未来,上海城市更新成果展示馆的价值,不只是再现人民城市的奋斗历程、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更要激活焕发新生的城市记忆——这座城市的充沛活力,也正在于历史记忆和崭新生活的水乳交融。

事实上,留存故事,深刻记忆,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会让未来的日子更有底气。不信,就看看外滩新地标。

眼下,外滩最热门的新地标,是谁?百年市府老大楼!

上周五,外滩·老市府品牌揭幕仪式暨全球招商品鉴会在老市府大楼内举行。一座传奇的楼,见证一座城的传奇。这里,是上海市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地,是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的办公地。江西中路215号,始建于1914年、落成于1922年的原工部局大楼,正是黄浦区160街坊更新改造项目的核心建筑。从工部局到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办公地,再到高端现代服务业历史经典街区公共空间——百年老大楼,迎来从古旧变经典的新传奇。

迄今,160街坊更新改造项目已正式竣工,正向全球招商,打造国际金融办公服务平台、中央活动区文化标杆和城市共享公共空间。全球招商,底气何在?恰恰在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相得益彰。

百年老建筑,见证信仰的力量。城市更新中,这样的历史底蕴,就是一种信仰激励,因此创建出“外滩匠心”特色党建品牌,以工匠精神助推精品项目,让古旧变经典,重现风貌、重塑功能,打造出外滩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新标杆。全球招商,这样的匠心,配得上最讲究的客人。

城市更新进程中,上海城市更新成果展示馆、百年市府老大楼、申城第一居委,都在记录历史、创造未来。可以预见——宝兴里故事洞见“城市未来”,那一定是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