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东方攻城略地,似乎很强大,这主要是东方当时非常落后。

如果把日本放到世界上去和真正的工业大国比较,几乎是全方位的大幅度落后。

美国在南北战争的时候已经开始推行标准化,在20世纪初已经开始在工业上大规模使用流水线,日本到了1945年还没有推行。

当时日本无论是战斗机、汽车还是坦克军舰,在组装的时候不是上流水线,也不是用标准化零件,而是生产出一批尺寸差不多的零件,由老师傅拿着锉刀,根据实际情况修零件,一边修一边组装。

这就导致大量零件生产出来之后根本没法组装,只能扔在一旁报废。

山本五十六美国留学期间,给他最大震撼的不是遍地的大工厂,而是美国普通人竟然能随便吃到糖。因为,在当时的日本虽然经历了明治维新打败了清朝和俄罗斯,打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大多数人家吃不到糖,而在美国每年的糖类消费已经达到人均超过20公斤。而且,美国当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远比不是英国,1900年英国的人均食糖消费量已经超过45公斤。

至于肉类消费日本就更差了,一战爆发前英国的人均肉类消费超过60公斤,德国超过50公斤,法国超过45公斤。美国更夸张,超过70公斤。

而同一时期日本人不要说吃肉,大米吃的都少。即使是中等人家,做的饭也是以豆类和米混到一起作为主食,而且往往豆多米少。

可以说,日本在近代之所以有过一段时间在东亚地区的称雄,是赶上了东亚地区的传统霸主没落的历史时期,正常情况下这个国家是没有任何在东亚横行能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