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假期走进博物馆、艺术馆看展。而在数字化浪潮下,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游览博物馆方式——云游博物馆。

2023年,抖音推出「抖in博物馆」项目,联合多家博物馆上线系列短视频、文创活动。据统计,去年,相关内容播放量达1210亿,互动量超过28亿;截至2023年底,认证为政务号和机构号的博物馆已有729家;124家博物馆在抖音销售门票;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联合抖音百科打造「DOU来百科看文物」文博知识科普系列专项,200多件镇馆之宝拥有了抖音百科词条,近千万网友通过百科获取文博知识。

通过短视频、直播形式,抖音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文化触手可及、可感、可知,为广大用户带来了更落地的文化体验,「向内」激发了公众对知识的渴求;同时,抖音博物馆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新形式更「向外」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传播与交流,让中华文化热烈拥抱世界。

2024年5月9-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晚报社、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抖音集团承办的「十天十场直播看展览」逛展直播活动在抖音顺利收官;5月17-18日,抖音在山西博物院举办「抖in博物馆嘉年华」华夏文化主题集市,邀请优质创作者和游客互动,介绍相关文博知识,续写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旅程。

上篇:抖音博物馆的「文化跃迁」

在文化和社会学交汇点上,「跃迁」往往用来描述某种重要的、跨越式的变革。抖音博物馆,正是通过三重布局,巧妙掀起了一场「文化跃迁」——

跃迁的起点,始于时空界限的消融。

譬如今年直播看展活动,深入山西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我们一路途经了被誉为「龙兴之地」的省会太原,「河东屏障」运城市,「华夏第一都」临汾市,「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大同市,「上党从来天下脊」的长治市,分布在山西各地的十座博物馆,形成了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廊。

往年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地博物馆人山人海、一票难求的境况得以解决,大幅降低了参观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这种突破更为部分交通不便、资源落后地区的民众提供了平等的文化体验机会,消除了地区间的资源差异,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历史与文物,真正实现「知识平权」。

抖音博物馆的出现,使得博物馆的边界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观众无需长途跋涉,即可轻松踏入一个触手可及的文化殿堂。

而随着跃迁的深入,我们潜入了一个丰富无垠的历史文化海洋。

十场直播中,若想「晋见文明,品华夏之魂」,山西博物院当属首选,它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从7个历史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入手,为我们引荐了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西侯度遗址,以及遗址里丰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更令人惊叹的是,通过烧骨化石的研究,人类用火的历史被大大推前,这样的考古知识科普既生动又引人深思。

(西侯度遗址 古脊椎动物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侯度遗址 古脊椎动物化石)

而对于那些渴望品味丰富文物资源和厚重人文历史的观众来说,运城博物馆这场直播则是不可错过的。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到东汉延熹九年的陶硃书魂瓶,再到唐代薛儆墓石椁,直至清代吴雯的佳作,这里收藏的文物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藏品数量之广、种类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新石器时代 彩陶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石器时代 彩陶盆)

有形之「文物」,无形之「意韵」,精神的,文化的,审美的......各类文物让观众欣赏之余,更让我们感叹历史的厚重、文明的深远。

但在直播中,「寓教于乐」的讲解方式,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历史文化科普常常因生硬的「灌输式讲解」令人望而却步,但线上博物馆巧妙地优化了这一体验。在这里,观众们可以见到屏幕前的讲解员,以舒缓、耐心的语调,抽丝剥茧般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们沿着博物馆的路线,运用专业话术进行知识讲解,不时地融入趣味问答,形成与观众的双向互动。

作为手机前的观众,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寓教于乐」的轻松畅达,不必像「上课」一般拘谨,可以在评论区与文物历史爱好者们自由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这种松弛感让观众漫游在博物馆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还带来了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

这样低调但深入的文化解读视角,让抖音博物馆的直播成为了一个流动的文化百科全书,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下篇:抖音博物馆的「文脉传承」

下篇:抖音博物馆的「文脉传承」

在这场「文化跃迁」中,抖音博物馆就像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一端是历史文物的深厚底蕴,另一端则是创新引领的未来风貌——

从形式创新的视角探究,「文化+旅游」的融合,无疑为传统桥梁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今年爆火的天水麻辣烫为例,这一现象不仅让天水这座西北古城跃入大众视野,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地。但因其场地和交通的局限,使得线下的接待能力很快告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抖音与天水市博物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联手打造的专场直播活动。直播吸引了逾500万人次观看量,协助天水的文旅景点走向更多观众。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社会教育部主任何洪岩指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仅让人们深入了解了麦积山石窟的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魅力,更让「文旅新样态」得以生动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内容传播来看,抖音化身历史文化引路人,打造一个独具匠心的「文化矩阵」。

今年2月,抖音联合江西省博物馆策划的《御瓷归来》展,近2小时的直播形式,吸引了超过340万人次的观众。通过与江西省博物馆及7家文博单位的深度合作,抖音促成了明清两代御窑经典瓷器在历经600年后首次成体系、大规模地回归故里,实现了历史文化的一次破圈。

随后,5月17日,首届抖in博物馆嘉年华再次拉开文化盛宴。嘉年华现场,更是巧妙地将文博创意市集与知识互动相结合,市民们不仅可以亲眼目睹珍贵文物,还能参与「过五关战六将」等文物主题挑战,进一步增强对文化的认知,让历史文化更接地气。

而这,一步步丰富了抖音布局下的「文化矩阵」。

由此,这些数据背后的力量,成为了「文脉传承」最好的见证。

据抖音《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总量为513.4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一年接待观众人次的66倍;相关内容累计开播11.6万场,同比增长60%,观看8.2亿人次,总时长达2319小时;有2013万抖音用户发布过博物馆相关视频。

2024年,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十天十场直播看展览」逛展直播活动也顺利收官。目前,国家文物局账号共直播10场,直播曝光量5100余万,总观看人数660万。有网友在直播间评论到:「感谢抖音直播让他看到精美的国宝」。

(直播评论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播评论截图)

可以看到,这些数据并非简单的数字堆砌,视频播放总量、直播场次等数据的快速增长,反映着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所以数字的跃动,更是文化热情的涌动。

类似抖音博物馆这种形式,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平台,更在于它让文化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用科技和艺术的糅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便捷、更多元、更丰富的文化世界,成为了「文脉传承」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