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15日桂林市,蒋经国的情人章若亚独自一人躺在省立医院的病床上,姐姐见她睡得正酣,便转身离开了,可谁知姐姐刚走,一个全身被包裹严实的男人闪了进来,男人二话不说抓起章若亚的手一针扎了下去。

章若亚闭着眼大呼一声“哎呀,好痛”。等姐姐回来时,章若亚的身体早已凉透了。

蒋经国作为蒋介石的长子,台湾省最复杂的领导人,他的感情生活却一直不太顺遂。

他曾经爱过三个女人,原配蒋方良为爱委曲求全,最后却精神失常,情人章若亚为名据理力争却意外暴毙,还有一个他苦追不得的顾正秋,也因他从一代名伶变成了乡野村妇。

关于章若亚的死,有人说,那个神秘男人是被蒋介石暗中处理安排的;也有人说,那个神秘男子就是蒋经国身边的心腹。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只有走进蒋经国这三段传奇的情感中才能知晓,一起来看看吧。

1、原配蒋方良:为爱委曲求全,却精神失常

蒋方良是蒋经国在苏联认识的,她原名芬娜,是沙俄贵族的后裔,自幼父母双亡,由姐姐抚养长大。

1933年,17岁的芬娜从工人技术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乌拉重型机械制造厂,当时蒋经国在该厂任副厂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昔日好友玛莎是这么描述当时的芬娜:

“芬娜长着一双像是东方女性的眼睛,她很有气质,与众不同。而且很开朗,总是昂着头走路,在工厂中有很多追求者。”

在工厂里,芬娜的美貌,给她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一个月高风黑的晚上,刚下夜班的芬娜被一名身材魁梧的苏联大汉强拖在角落,强行羞辱。

恰逢同样下夜班的蒋经国路过,见此情此景不作他想,立马上前挥下几拳。

芬娜只觉得这个身材不算高大的男人全身迸发出一股强势之力,几回合将苏联大汉挥倒在地。

英雄救美的桥段,抬眸间郎才女貌,一见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蒋经国和芬娜举行了一场平凡的婚礼,第二年迎来了爱的结晶蒋孝文。

而父亲蒋介石在国内全力围剿红军,斯大林的怒火再次燃起,蒋经国副厂长职务被撤销。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蒋经国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养家糊口的重任全落在了芬娜的身上。

直到1937年西安事变后,老蒋终于想起远在他乡的儿子蒋经国,作为谈判条件,蒋介石要求苏联放蒋经国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老蒋起初对刚回国的蒋经国很不待见,尤其是看到了金发碧眼的“洋媳妇”,习惯了宋美龄这种中国古典女人味儿的蒋老爷子,更是难以接受。

但他又不能做些什么,毕竟孙子都有了。思虑一番,他先是为芬娜改名为蒋方良,接着让蒋经国带着妻儿回到原配身边,也就是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

毛梅福对蒋方良没有那么多偏见,媳妇有了孙子有了,管她眼睛是黑的还是绿的,她都十分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福梅身边的这几年,也是芬娜在中国最惬意的几年时光。短短几年,她将自己改造成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国女人。

1941,蒋方良去重庆探望蒋介石夫妇,她穿着精致的旗袍,说着比他都还要地道的奉化方言,甚至还亲自下厨为公婆做了一桌子的家乡菜。

蒋介石看到变化如此大的儿媳,说出一句非常高的评价:“经国在苏联的十二年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娶了你这样一个贤惠的妻子。”

宋美龄更是拉着蒋方良的手要她在重庆多呆些时间。

然而,即便蒋方良刻苦学习如何做“贤德”的中国妻子,她终究是个外国人,和蒋经国无法实现精神上的共鸣。因此,蒋经国很快就和秘书章亚若出双入对,连孩子都有了。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蒋方良是外国人,没什么朋友,她还是听闻了丈夫出轨的事。但蒋方良身在异国他乡,无依无靠,面对丈夫的出轨,她心有天大委屈,但是只能默默吞下肚中。

再加上蒋方良从小父母双亡,极度缺爱,即便丈夫背叛自己,她也舍不下好不容易得来的家人和亲情。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蒋方良终于提到了章亚若,不曾想蒋经国竟然掀翻桌子摔门而去,留给妻子一个永不妥协的背影,蒋方良此后再也不敢再提这件事,她害怕丈夫真的如传言那样,把自己休掉。

后来章亚若暴毙,蒋经国经常出入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场合,蒋方良也选择视而不见。不仅如此,为了取悦蒋经国,蒋方良甚至戒掉自己的仅有的两个爱好,打麻将和打高尔夫球,只因为丈夫不喜欢。

蒋方良习惯无欲无求地依附在丈夫身边,将自己的需求将到最低,一生都在卑微地爱着这个男人。

就连婆婆宋美龄都曾问过她:“你何苦这样压抑自己。”她却淡淡地回了声:“习惯了!”

周国平将婚姻分为三种类型:以欺骗和容忍为基础的魔术型婚姻、以幻想和激情为基础的艺术型婚姻、以经验和方法为基础的技术型婚姻。

很显然,蒋方良和蒋经国的婚姻就是魔术型的婚姻,一方面,蒋经国不断地欺骗蒋方良,另一方面,蒋方良又无止境地容忍丈夫,这种婚姻表面上看相安无事,实际上早已经变了味。这样的关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蒋方良就属于前者。长期压抑的婚姻生活让蒋方良患上了精神疾病,一开始,她只是在楼上楼下走来走去,漫无目的地翻箱倒柜找东西,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蒋方良甚至在家里开始裸奔。

好在蒋经国还算有良心,他请来了精神科医生来给蒋方良诊治,这才知道妻子患上了躁郁症,在药物的治疗下,病情总算稳定了下来。

女人要想在婚姻中获得幸福,首先要拥有独立的自我,蒋方良为了成为标准的中国贤妻,彻底放弃了自我,成了蒋经国的依附。可实际上, 这样的依附是最让男人看不起,也受不了的。

最好的婚姻是亲密有间,无论男女,在婚姻中都要和另一半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事业,永远是需要对方追求的个体,这样的婚姻才会持久保鲜。

2、情人章亚若:谋爱一生,却丢了卿卿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章亚若出生江西九江一个小康家庭,她天生丽质,从小又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是当地很有名的才女,她不仅精通英语,还擅长书法绘画,就连戏曲也略通一二。

13岁时,章亚若在父母做主下嫁给了自己的表兄,并生下两个儿子。1935年,表兄去世,才二十出头的章亚若成了一名寡妇。

1938年,刚回国不久的蒋经国只身前往江西任职,被任命为赣南行署专员。而此时,章亚若正是公署资料室的一名职员,因工作出色,受到提拔,担任蒋经国的秘书一职。

1939年,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在老家奉化,遭遇日军飞机轰炸去世。蒋经国悲痛不已。此时,章亚若每日都是陪伴蒋经国到深夜,秉烛夜谈,及时抚慰。面对知心的章亚若,蒋经国的心沦陷了。

蒋经国少年时在苏联辗转流离,没有几个好友,后来又回了国,能推心置腹的,就少之又少。由于工作原因,蒋经国和蒋方良聚少离多,两人的感情再也不是在苏联时那般浓烈。再加上蒋方良本是外国人,中国文化的匮乏,两人就算聚在一起也很少能在文化上达成一致。

但是这些缺失,蒋经国在章亚若的身上都能找到。回国后的蒋经国被蒋介石当作一个完美的继承人来培养,他无时无刻不在扮演一个衷心为党的政治家,唯父命是从的好儿子。

但在章亚若这朵“解语花”的每日陪伴中,蒋经国卸下自己的面具,释放自己的内心世界。

蒋经国将章亚若视为心灵慰藉的红尘知己。他甚至专门给自己和章亚若改了两个极其风雅的名字,“慧风”和“慧云” ,代表他和章亚若的结合就是风云际会。

身为蒋经国的秘书,章亚若和蒋经国到哪都是形影不离,出双入对,两人感情持续升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蒋经国有一个“青干班”的好友,曾出面规劝过他,不该有花边消息,应及时刹车,而正和章亚若打的一片火热的蒋经国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他生气地回道:

“莫须有,少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