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有辆自行车是令人羡慕的事。骑上崭新的上海产永久、凤凰牌自行车,在乡村小路上飞驰,绝对拉风。

当时的永久、凤凰自行车,与现在奔驰、宝马地位相当。自行车造型漂亮,结实轻便,轮圈锃亮。那个年代,农村结婚,女方要的彩礼就是“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收音机)”。有辆自行车,邻居会刮目相看,男孩找对象底气也足了。

一般村里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才拥有自行车。骑着自行车在村里转悠时,大人小孩的眼睛紧紧盯着,骑车人则抬头挺胸,心里美滋滋的。那时,“丁零零”的车铃声一响,我就跑出来探着身子张望,仿佛铃音里充满魔力和希望。

我上初中时才有了第一辆自行车,上下学方便多了。初二暑假,我和两个同学骑车去几十里外的如皋县城玩,三个人你追我赶,有着使不完的力气。返回时,夕阳映在我们脸上,全身披着一层金黄的光辉,一望无际的稻浪迅速后退,蛙鸣虫叫此起彼伏,间或麻雀、白头翁、白鹭从头顶掠过,十分美好。

对男孩来说,自行车是风,是奔放的生命;是鸟儿,是翅膀。它寄托着诗和远方,承载着激情和梦想。对姑娘们来说,自行车是闺蜜,还能扮靓自己。她们在骑车上是动了一番心思、做足文章的。时髦洋气的女孩一般骑26寸小巧点的自行车,车座套一个好看的绒布罩子,罩子下沿挂着金色的流苏。身材苗条挺拔的姑娘,戴一双亮眼的白手套,上身笔直略前倾,两脚踩在踏脚上,膝关节内收,两脚恰到好处地略微外张,从上到下构成了一个修长的X形,更衬得苗条优雅,引来路人的注目礼,调皮的男孩吹起口哨欢呼,姑娘害羞地抿着嘴,加速闪过,两朵红云飞上脸颊,空气里有一股清甜明亮的味道。

现在,汽车都已开入寻常百姓家,自行车的功能地位逐渐下降,由生活必需品演变为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承载物了。周末,骑车低碳出行,到郊外锻炼休闲,还有的骑着复古或前卫的自行车,在街边、公园拍照打卡。听说上海还开了永久自行车咖啡馆,为骑行爱好者们提供一点怀旧、一份环保,还有诗和远方。

骑行,让人与自然更亲密友好,流连于城市丰富无穷的细节,与树木花草亲近为伴,为街边随意涌现的一处新奇事物停车驻足,在巷口与熟悉的老友不期而遇会心一笑,人间烟火气和生活的松弛感自然流溢起来。

哲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愿我们永远像少年一样骑着自行车,伴着“丁零零”的悦耳铃声飞驰!(缪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