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河南火了!

4月,《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商城遗址、洛阳、河南博物院……先后迎来董宇辉、胡锡进、周大新等多名国内有影响力的大V、作家们,还有大批网红、创作者。他们赞叹河南,推介河南,刷新了河南的形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河南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6168.1万人次,在所有省份中一骑绝尘。5月12日,董明珠也在河南洛阳换上了汉服,连夸洛阳:值得来!

河南人一直记得别人的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家餐厅计划送出10万条红烧鲤鱼,感谢那些为河南加分的人们。本次活动5月17日开始,10万条谷雨春红烧鲤鱼免费吃。

因为河南太需要加分了。

在某些人的刻板印象中,河南的形象是负面的。

河南的形象曾经高大光亮

曾经的河南,是正面的中国形象。

历史上的河南人大多是正面形象。三皇五帝是河南人,尧舜禹都是河南人,商鞅是河南人,陈胜吴广是河南人,光武帝刘秀是河南人,宋太祖赵匡胤是河南人,岳飞是河南人,史可法是河南人,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鬼谷子都是河南人,杜甫、白居易是河南人,刘禹锡、李商隐是河南人,张衡是河南人,张仲景是河南人,吴道子是河南人,李诫是河南人,慧可、玄奘都是河南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长河中,河南人一直都是历史的主角,形象大多是正面的。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人的形象仍然是正面的。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河南戏曲演员常香玉义演170多场,卖掉私人轿车,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1952年,史来贺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改造盐碱地、打机井、养猪积肥、钻研棉花,发展集体经济,成功脱贫致富,先后受到毛主席9次接见。1962年,焦裕禄调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病逝于工作岗位上。焦裕禄虽然不是河南人,但在全国人民眼里他就是典型的河南形象。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1965年总干渠通水,1969年工程全部完工。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71年,郑州二七纪念塔完工,自此成为郑州的城市象征。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申明信带领13位村民,无电力、无机械、全凭手工,在绝壁中凿出全长1300米的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以1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1985年,黄河大学成立。黄河大学的创办是“三个面向”的产物,是一所全新大学,是中美合办、中外合办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比西湖大学超前了35年。1989年,郑州亚细亚商场开业,万人空巷,顾客如潮而至。下午6点,营业大厅因货品卖完被迫提前关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河南人民的英雄形象)

抵御外侮、精忠报国有河南人,开天辟地建设祖国有河南人,开拓创新搞活经济有河南人。

河南人,一直勇立时代潮头。

现在的河南仍然需要加分

上世纪90年代,河南的形象开始被“污名化”。

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人大批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经商务工。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看到河南人。到了今天,很多河南人已经成为杭州、西安等多个城市主要的外来移民。人一己百,形形色色,良莠不齐。出去的河南人多了,总有一小部分做坏事的,小偷小摸的。但在某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眼里,这些人就是全部河南人。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偏概全,混淆视听,一时间对河南人贴标签成为网络风潮,各种非议河南的言论甚嚣尘上。河南人已经是负面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河南外出务工者众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负面现象)

1995年,河南某村因为贫困走上卖血之路的人越来越多,几乎突破了41%这个比例,达到了1407人。1999年的检测显示,该村共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涉及全村的30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后经查实,这些成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都有卖血的经历,而私人采血站不规范的采血方式则是造成这一切的元凶。尽管这些村民是无辜的,但在外人眼里,他们已经戴上了“艾滋村”的帽子。

2000年,55吨含有工业白蜡油的“有毒大米”流入广州并引起部分市民中毒,事件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切。经查实,“有毒大米”来源在外省,贩卖在河南,受害是广东。尽管始作俑者不是河南人,但在某些人眼里,原阳结结实实背下了这个锅。此后原阳大米的品牌形象、市场份额一落千丈。

2001年,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连续两个月丢失了80多个井盖,最后这些井盖出现在了河南人开的废品回收站里,于是全国人民都认为是河南人偷了井盖。在2001年至2005年四年时间里一共抓到了十几个偷井盖的,这些人中只有一个是河南人。河南人在偷井盖的犯罪中,明明只承担了销赃的部分,却背上了一口“偷井盖”的大锅,这个帽子到2024年还没摘下来。

2005年3月8日,深圳市龙岗区辖区的怡丰路黄龙港市场附近,几条醒目的标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上面写着“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和“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等内容。条幅挂出后,招致不少市民非议,更引起了河南人的不满和愤慨。3月30日,《南方都市报》以《派出所悬挂打击河南籍犯罪团伙横幅惹争议》为题领先对事件做了报道。随后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虽然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但仍旧引起网民热议,并迅速发酵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舆情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难想象,这个条幅是某地派出所挂出来的)

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某河南籍同学向某公司申请工作,该同学当时读研究生二年级。该公司HR在回复时,除了回复面试人优劣势之外,还特别备注:今后河南人尽量先过滤掉。直到2023年,还有些企业规定:河南属于“特殊区域”,公司不招个别区域的人员。

还有诸多其它污化河南人的段子,河南的形象被一步步“妖魔化”。

直到2023年,南阳“迷笛”音乐节,郑州河道“贴瓷砖”……只要有河南的负面消息出来,马上就能形成一场网络狂欢。不管是不是河南人的问题,事情真相到底怎样,总有键盘侠、喷子先喷了河南人再说,这些人还特别喜欢说一些俏皮话、抖一些小机灵、编一些段子、造一些梗,挑动地域歧视的对立情绪。互联网强大的放大功能,也让这些声音充斥了整个网络空间。

河南的形象仍然需要改善。

河南不能再减分了,河南需要加分。

河南头道招牌菜,他们值得

河南人一直在努力。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改变自己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荣锁,带领回龙村人进行新时代的“愚公移山”)

1993年,张荣锁当上辉县市回龙村支部书记后,制定了“先架电、后治坡,修通公路通汽车”的计划。因为没有启动资金,他无偿捐出自己当支书前挣来的上百万家产。在架电、治坡两大任务先后完成后,1997年冬天,张荣锁又带领15 0名党员和民兵拦腰斩开了9座山头,在绝壁上修了8公里盘山水泥公路,在百丈悬崖中凿出了1000多米的“ S” 型隧道,在2002年年初打通了回龙村通往山外的公路。张荣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苦干创业,修出了康庄大道。

1995年,珠海某韩国企业老板让全体员工下跪。当时120多名员工屈从了这一无理要求,唯有一位名叫孙天帅的24岁河南小伙敢于拒绝。有骨气的孙天帅,让韩国老板极其愤怒,要严惩孙天帅。公司的人事部部长见状赶紧去找到了孙天帅,叫他不要那么冲动,去给老板道个歉。孙天帅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做错,所以他拒绝了部长的提议,当天就收拾行李,回到了河南老家。孙天帅的坚决不跪,站出了河南人的骨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于东来兄弟三人到北京,捐款2万元为国家造航母尽一份力)

1995年,河南许昌,于东来的“望月楼胖子店”成立。1996年,于东来兄弟三人远赴北京,要捐款2万元为国家造航母尽一份力,但没找到接受捐款的地方,最后捐给了中国航天基金会。1997年,“望月楼胖子店“更名为”胖东来烟酒有限公司”,提出“创中国名店,做许昌典范”。1999年,胖东来做出“不满意就退货”的承诺。2000年,胖东来开始设立服务投诉奖。2008年,胖东来顾客服务投诉奖改为500元,“汶川地震”第二天,胖东来108位员工管理层在第一时间奔赴四川抗震救灾、运送救灾物资……二十多年来,胖东来改变了中国商超的形象,以一己之力为许昌带来巨大旅游客流。

2021年河南春晚一夜爆红,其中的《唐宫夜宴》更是让人赞不绝口。随着节目视频在网络端的二次传播、电视台的重播,其精致诙谐的舞蹈编排、雍容大气的高科技特效,乃至于圆润讨喜的“唐宫少女”形象,均获得了文化学者、文博爱好者以及舞蹈观众们的好评,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从此,河南卫视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河南春晚让“从不看春晚的”年轻人也开始看春晚,“奇妙游”系列一路开挂次次出圈,让人们见识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是网友忍不住称赞,连相关主流媒体也赞誉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宫夜宴》入选2021年国家十大IP)

2024年,开封“王婆”带火了万岁山和开封,给无数网友种潦草。时年61岁的赵梅头戴大红花,身着红绿长裙,扮演着《水浒传》中的“王婆”一角,在舞台上替人说媒,不收分文,只求你找到合适的人。“王婆”就像一个典型的河南人,不玩虚的,对外界表示:“没有托儿,不是演的,没有任何的局,绝对不存在造假,营造现场效果,全都是我不认识的人,都是现场叫的人。”她不仅把“媒”说在了年轻人的心坎上,也把开封和河南说在了外地人的心坎上。

河南的朋友们也一直在为河南加分。

1999年,湖南人刘卫平、刘福平兄弟来到河南漯河,创办了“漯河市平平食品厂”(即后来的“卫龙美味”)。2001年,卫龙美味从中原小吃牛筋面中找到灵感,开创出第一根辣条。2003年,成功申请了“卫龙”商标。2010年,联手人气明星赵薇强势袭来,重磅推出“卫龙”经典系列。2021郑州“7.20特大暴雨”,卫龙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款1000 万元,并捐赠价值23万的物资。 2022年,卫龙美味港股上市,牵头制定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目前的卫龙,已经成为代表本人的国民零食第一品牌。

2001年,河北邯郸人杜中兵在安阳开办了第一家巴奴火锅。2002年,率先将天然“木瓜蛋白酶嫩化”专项技术运用到毛肚中。2009年,巴奴火锅进入郑州,以郑州为运营总部,进行成长转型和二次创业。2012年,巴奴旗下所有门店改名为“巴奴毛肚火锅”,提出“产品主义”。2018年,巴奴毛肚火锅进入北京。二十多年来,巴奴毛肚火锅通过“产品主义”确立了自己在火锅行业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拍《流浪地球2》之前,美国小伙叶风光已经会说一口流利的河南话)

2015年,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美国小伙邓克来到河南,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没想到,他一待就是九年。他取了中文名字“叶风光”,学会了一口河南话,做了河南女婿,参演了电视剧《我在北京等你》《美人套》和电影《八佰》《狙击手》《流浪地球2》。他更是一个美食博主,和朋友皮特等人搞了一个组合“三下巴”,在全国各地寻找美食。不过直到2023年,还没走出河南。

2024年4月25—29日,董宇辉带领9位主播,开启“与辉同行”河南文化之旅。董宇辉等人来到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博物院、巩义杜甫故里、郑州商代城墙遗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封清明上河园等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自信于文明的灿烂,触动于豫剧的侠肝义胆。被老家河南震撼之后,董宇辉很想让更多人知道河南、了解河南,在直播间不遗余力地向网友们推荐河南的西瓜酱、荆芥、大蒜等各类农产品。

除了他们,还有无数河南的朋友在为河南加分。他们或是向外界推荐河南的美食,或是分享河南的如画美景,或是沉醉于河南的灿烂文化,他们都想让外界知道自己心目中的河南。

他们一直在为河南加分。他们值得河南人的盛情招待,他们值得河南头道招牌菜。

红烧鲤鱼,当仁不让的河南头道招牌菜

河南的头道招牌菜,应该是红烧鲤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人已经和鲤鱼打了几千年交道)

据《诗经》和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公元前823年大将尹吉甫和张仲在陕西省彭衙境内击败了当时的少数民族猃狁,班师凯旋。周宣王高兴之余就在宴会上吃鱼脍,也就是生鲤鱼片 。孔子得了儿子,国君鲁昭公送去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引以为荣,给儿子取名鲤。在宋朝,鲤鱼大受欢迎,宋太祖征北汉的时候,专门叫属下带着鲜活的开封鲤鱼以备美餐。南宋时,巧手的宋嫂将开封的糖醋鲤鱼带到了杭州,后来演变成今天的西湖醋鱼。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时候,非常喜欢厚德福的菜,其中就有一道糖醋软熘鲤鱼。

河南头道招牌菜,肯定要用当地食材,不然就没有足够的说服力。首先,选用“金鳞赤尾、四孔四须”、体重在2.8—3斤的黄河小浪底红尾成年鲤鱼。其二,对鱼进行去腥瘦身,让鲤鱼瘦身使其身形体重达到最完美状态。其三,门店双重保险保证当天活鱼。第一重,每天凌晨鱼塘的工作人员捕鱼、电子秤称重;第二重,运鱼车到达门店,厨师验收只选用活鱼。最后,鱼不能过晌,上午杀的鱼上午做,下午杀的鱼下午做,确保鱼肉的鲜味。如果有用不完的鱼,就会被做成员工餐,确保客人吃到的都是新鲜鲤鱼。

谷雨春红烧鲤鱼,是典型的河南做法。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创新,使用自然收汁、不勾芡的做法,严格执行15个步骤,经历抽鱼腥线、改九刀、竹篾定、文火慢煨50分钟等多道工序,保留了鲤鱼的原汁原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谷雨春红烧鲤鱼出镜郑州城市宣传片)

谷雨春红烧鲤鱼在食材和做法上的标准化,就实现了较好的河南口感:鱼肉松软却不失柔韧,鱼刺软,没有土腥味,让人欲罢不能。2023年7月,某个四川客商一次点了5条红烧鲤鱼打包带走。

2020年3月6日,谷雨春发起"千鱼行动”。在8天的时间内,共向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中医药、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个社区防疫点、5个执法单位,捐赠了1503份谷雨春红烧黄河大鲤鱼套餐,让辛劳的抗疫人员吃上了一顿好饭。3月21日,为抗疫归来援鄂医疗队送上谷雨春红烧黄河大鲤鱼套餐,满足队员们的心愿,让他们吃上了想念已久的家乡饭。3月21日,郑州市委宣传部旗下公众号“郑州发布”推出“餐饮惠民大礼包”,1万条谷雨春红烧鲤鱼,12小时被抢光。随后,谷雨春红烧鲤鱼连续多次追加,共送出13万条红烧鲤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谷雨春第一时间为援鄂医疗队送上红烧鲤鱼套餐)

2021年8月28日,郑州恢复堂食。谷雨春红烧鲤鱼发起“致敬百万郑州守护者,免费请吃红烧鲤鱼”的活动,凡是在2021年郑州‘720’暴雨、防疫防控工作中,贡献过一份力量的郑州守护者,都可以免费领取河南头道招牌菜谷雨春红烧鲤鱼电子鱼券。在顾客就餐时,谷雨春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经过登记信息、手部消毒之后,顾客才被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堂食区域。引至座位后,工作人员提醒除就餐时间外,不要摘下口罩,就餐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两小时。

好吃,有担当。谷雨春红烧鲤鱼当得起河南头道招牌菜。

为河南加分的人,都是河南的英雄

河南人很重情义。河南人待客时都把最好的东西给客人,生怕招待不周。河南人很看重“待客”这件事。在农村,“家里有客”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一定要好好准备。做菜时,白菜只要菜心不要菜帮,番茄要把芥蒂全部切掉,辣椒籽一定要清理干净,各种细节要求特别严。有些人家甚至会把鸡鸭卖掉,去买肉买酒。如果贵客到,还要请出本族长辈或头面人物陪客。在过去的河南,酒是稀罕物,尽管平时舍不得喝,但一定会让客人喝好。在待客和其他事情上,河南人都是实心实意。

河南人很讲规矩。有客来了不吵孩子,小孩不上大人桌,喝酒的规矩还特别多。比如三杯酒,就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规矩。一为献,主人先饮一杯,亮杯底,以示无毒、酒好。二为酢,主人为客人斟酒,客人以此杯与主人共饮。三为酬,主人为劝客人喝酒,自己喝一杯,“应酬”就源于此。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让客人不要客气尽情享用。鱼头酒的规矩,则起源于赵匡胤。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统率禁军行至陈桥驿站安营扎寨。当晚,赵匡胤请来赵普等人商谈军机大事。谈至兴头,厨师端上一条油煎鲤鱼,鱼头正对着赵匡胤,赵普离座祝贺:“吉兆!鱼跃龙门,鱼头当先,此次元帅一定能旗开得胜,杀敌有余(鱼),我等且敬元帅三杯!”赵匡胤闻此吉言,喜上眉梢。从此,一传十,十传百,鱼头所指之人,多是官相,且有吉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头酒这个习俗,起源于宋太祖赵匡胤)

你敬一尺,我敬一丈。你为河南人说话,河南人为你掏心掏肺。“呀哈比比,我是你们的兄弟老王。”这是抖音网红伊拉克小伙王立轩视频开头的引子。他原名艾哈迈德.穆罕默德.贾巴尔,因战争逃离伊拉克,辗转多个国家,最终带着家人来到中国。老王凭借着自己的感性特质,迅速在短视频平台上走红。2024年春节期间,他踏上了河南之行。在郑州某家拉面馆用餐,一到饭店即被认出。准备吃面时,一个粉丝特地走过来,赠送了老王十几根肉串。吃了一口面后,正当他沉浸其中时,又有朋友送上了一份凉菜。在他打算离开时,又有一位粉丝送上一份辣子鸡,这让老王感到受宠若惊。老王只是推介了一下河南的美食,并没有做出多大的成绩。感恩图报的河南人,会主动送上菜品,甚至替他结账。

河南人最适合交心。一旦认定某个人,就会把心掏出来。有些人抢着付账只是做做样子,而河南人早就静悄悄地把账结了。只要是答应过的事,根本不用催,不声不响地就办了。河南人可能不爱表现、不爱说话,但真碰上事一点儿也不含糊。河南人没有赢过一次网络暴力,但也没有输过一次民族大义。谷雨春,和其它很多河南企业、河南人就是这样的。

只要你为河南加分,不管是什么形式,不管你是哪里人,你就是河南的英雄。河南人绝对不会亏待你。

谷雨春就会请你吃红烧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