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生活简朴,对物质享受没有什么过高的追求,因此,他在教育儿女时,也要求他们生活节俭,同时也不允许他们借助自己的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享受任何特权。

李讷虽然是毛主席最为疼爱的小女儿,但是同样也不能例外,她也是在毛主席这种严格的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李讷的生活很低调,甚至有些清贫。

进入晚年的李讷,相貌越来越像她的父亲毛主席,有一次,李讷到车行准备买一辆三轮车,卖车的老板从相貌上认出了李讷,于是,坚持要把车子送给李讷,无论李讷怎么说,他都不肯收钱......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讷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

小女儿李讷—缓解毛主席疲劳的法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中,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革命事业上,虽然生育的孩子不少,但因为革命形势的艰险,不是送到老乡家寄养,便是不幸丢失或夭折,因此,毛主席从未真正品尝过作为父亲的滋味。

1940年8月,江青在延安为毛主席生下了一个女儿,这可把快五十岁的毛主席给高兴坏了。

每当看到襁褓中粉嫩可爱的女儿,毛主席那颗饱经沧桑和尝尽酸苦的心,瞬间便会感到无比的舒畅,当工作到头昏脑涨时,去看一眼女儿,疲劳一下子便得到了缓解,心情愉悦

毛主席每天废寝忘食的工作,休息时间不足,这对他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但大家又劝不动他,因此让毛主席多休息,成为让身边工作人员最伤脑筋的一件事情。

后来,工作人员们发现,毛主席即使正在忙碌的时候,突然看到李讷,也会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抱一抱,逗一逗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们心中窃喜,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能让毛主席停下工作休息一下的“秘密武器”,此后,每当毛主席工作停不下来时,工作人员就把李讷抱到毛主席跟前,随后,屋子里便充满了父女的欢声笑语。

李讷会走路之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便会经常来找爸爸,撒着娇,用小手拽着爸爸的大手,要爸爸陪着出去散散步,一看到小女儿撒娇的可爱模样,父亲的心瞬间融合,满脸欢乐的被女儿的一双小手“拽”出了门.....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重兵气势汹汹地对陕甘宁边区展开了围剿,为了保存实力,毛主席率中央机关和部队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因为当时的战争形势很是严峻,为了女儿的安全,毛主席万般不舍的把女儿送到了较安全的地方。

尽管战事繁忙,可毛主席心中依然牵挂着女儿,经常通过电报询问女儿的情况,并给在西柏坡的儿子毛岸英写信,让他多写信关心关心妹妹,由此可见,毛主席对这个小女儿有多么的疼爱。

从“红色公主”到普通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随父母来到北平,并进入西郊育英学校插班到小学四年级就读。

母亲江青想让李讷走读,回家来住,可平时慈祥和蔼的父亲却一脸严肃的表示,让女儿按照学校的规定,和其他学生一样,平时在学校住宿,周末放假才能回家,同时告诫她,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毛泽东的女儿,就觉得高人一等,可以搞特殊

父亲毛主席的正确教导下,李讷没有一点儿高干子弟的傲娇之气,她衣着朴实,为人低调,把全部心思用到了学习上,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非常优秀。

1959年,经过几年努力苦读,李讷凭自己的真本事考入了北京大学。

李讷在北大上学的那几年,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中国人民都在接受饥饿的考验。

北大学生的粮食定量也进行了缩减,李讷根本吃不饱,于是周末放假回到家后,进门先找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家吃饭时,李讷总是磨磨蹭蹭吃到最后,就是为了菜盘里的那点儿剩菜汁,用开水涮涮美滋滋的喝掉,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在场的工作人员忍不住落下了眼泪,纷纷向毛主席请求,让李讷回家吃饭。

毛主席看着爱女饿成这样,心中怎能不难过?但对于大家的请求,他却硬着心肠没有同意,他表示,全国人民都在与挨饿,李讷不能搞特殊

毛主席在生活上对李讷严格要求,但在她的人生前途方面却没有过高的要求,不奢求她将来成为什么科学家、政治家,只要她能够自食其力,生活得快乐就可以了,对于李讷的婚姻,毛主席更是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女儿觉得幸福,找一个工人、农民,他都不会有意见

在父亲毛主席这种婚姻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下,李讷在江西五七干校劳动时,毫无顾虑的与在北戴河管理处当服务员的男青年小徐相识并相爱,最后在父亲的支持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不幸的是,最终还是因为两人在学识、性格和成长背景方面差异过大,导致婚姻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当时李讷已经有孕在身,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婚,离婚不久,她便生下了一个男孩儿,随后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

李讷回到北京,党组织把她安排到了领导的工作岗位上。

李讷在经受了失败婚姻的打击之后,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实在无法胜任领导工作,于是,组织上便重新为她调整了工作岗位。

可是后来李讷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连普通工作也无法胜任,只能长期病休在家。

病休期间没有了工资,只能从单位领取一些基本的生活补助,李讷和儿子每个月仅靠着这点生活补助维持生活,她生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生性不愿服输的李讷,却死命的咬牙坚持,也不愿意接受她人的资助。

为了生计,她如今已和普通的单身女人一样,在寒风冷雨中吃力的蹬着三轮车去买米、买面、卖煤、囤积大白菜,买回来后,她和年幼的儿子蚂蚁搬家似的把东西倒腾到家里后,娘儿俩早已累得全身瘫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