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21日,毛主席在乘船南下视巡的过程中途经安庆。望着这个革命老区,毛主席特意吩咐让船只靠岸停泊一段时间。

看到安庆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毛主席甚感欣慰。期间,他突然想起这里是老友陈独秀的故乡。于是便问向前来迎接的安庆市委书记:“独秀的后人现在怎么样了?”

“您是说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吗?”安庆市委书记在听到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正在窑厂里面烧砖瓦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听到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其吩咐到:“对于独秀的后人,政府还是要给予适当照顾的。”

那么,陈松年的现状究竟如何?毛主席又为何要特意批示给予陈独秀的后人适当照顾呢?

毛主席为何要对陈独秀后人特殊对待?感兴趣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精彩马上为您揭晓!

初识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陈衍中便离世了。所以,陈独秀的幼年是在祖父和母亲的陪伴中度过的。

陈独秀的祖父陈章旭是一个读书人,学术造诣很高。但是苦于旧社会的“吃人”现象,在仕途上却一直都郁郁不得志。于是,他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孙子陈独秀的身上。从小便教他熟读《四书》和《五经》,希望他可以步入仕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独秀

1896年,17岁的陈独秀在全家人的期望中考取了秀才。但是在第二年的乡试中,却因为发表了超出“四书五经”范围内的言论而落了榜。这让陈独秀看到了旧社会科举制度的弊端。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对新式教育产生了兴趣。次年,便考入了新式学校:求是书院。

在新式学堂中,陈独秀接触到了远远超出“四书五经”的东西。以往的课堂,教书先生都把圣人的言论奉为圭臬,他只需要拿着圣人的著作苦读即可。但是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洋文,学习到了造船技术,还受到了留学归来的教师的影响,初步系统的了解到什么是“资产阶级文明”。也是在这一刻,他萌生了自己也要“出去”看一看的想法。

在1901年和1902年,陈独秀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分别拿到了两次赴日留学的机会。在日本留学的那段时间,他才得以真正亲自体验到资产阶级文明的优越性。回国后,他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国家现在落后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经过漫长的准备与铺垫后,1915年,新文化运动被掀开了序幕,陈独秀等人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也正是通过这个运动,毛主席认识到了陈独秀。

1917年,陈独秀在蔡元培的引荐下,进入了北京大学教书。这也为他日后见到毛主席做了铺垫。在大学中,陈独秀不仅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是将自己变法的思想以及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告知了学生,加深了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更是间接促进了1919年北京学生的起义。

一日,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的陈独秀,发现一位图书管理员正在阅读自己发表的报刊,他好奇的走上前去。

“怎么,你也喜欢这报刊上的文章吗?”陈独秀问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可是陈独秀大家写的。自从几年前,他创办了《新青年》这个杂志,我就一直很关注他。虽然我没有见过他本人,但是我看了他的文章,我就知道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需要他。”

看杂志的人缓缓的抬起了头:“看样子你也是这个学校的一位教师?我早就听说陈独秀在我们的学校任教了。只可惜我是八月份才来到这个图书馆的,不曾有机会见到他。你可曾见到过他?我真想和他见一面畅谈一下,也好从他的身上汲取汲取知识哩。”

“不曾见到过。”陈独秀笑着回答说:“不过我和你一样,也经常看他写的文章,对社会上的事情也有点自己的看法。要不我们俩一同畅聊如何?”

“好的。”图书管理员一口答应了。随后,二人就“陈独秀的思想”和“社会变法”抒发了自己的意见。在交谈中,陈独秀发现,眼前的这个人不似一个简单的管理员,对于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他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他的工作牌上,陈独秀也记住了他的名字。而这个图书管理员,不是别人,正是为了组织湖南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而前往北京的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日后,当图书馆的同事问及毛主席当日在和陈教授聊些什么的时候,毛主席才恍然大悟,原来与自己交谈的正是他慕名已久的陈独秀。

分裂的盟友

“你听说了吗?俄国的革命胜利了。现在,他们的国家实行了一个叫‘社会主义’的制度,就连美国等国家都拿他们没有办法。看来,我们的国家也有希望了。”这类对话在1917年底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之间时常出现。

尽管见识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优越性,但是陈独秀深知,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正当他在为探索中国的出路而绞尽脑汁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他,也为我们中国指明了方向。

自此,陈独秀便和李大钊一起,开始研究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起了社会主义。很快,《新青年》便出版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书籍。陈独秀等人也在为筹建一支专门的组织而准备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关注着《新青年》的毛主席自然也读到了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毛主席也隐隐的知道中国革命的道路或许只有学习苏联才会有出路,但是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却一直都不够深刻。再加上当时的他正在为湖南的革命而准备着,于是便一直没有机会去向陈独秀请教。

志同道合的人终会再次相遇。1919年5月,毛主席来到上海给赴法留学的湖南学生送行。同年秋天,陈独秀也来到了上海,得知这个消息的毛主席立刻就通过其他的革命人士联系到了陈独秀。此后,二人便开始了频繁的交往。毛主席也从陈独秀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知识。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和社会主义小组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先后成立。同年冬天,长沙共产党小组也在毛主席、何叔衡的带领下成立。中国的革命形势日益向好。而作为革命的盟友,陈独秀和毛主席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事后的采访中,毛主席告诉记者,1920年这一年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陈独秀算是他的老师了。在和陈独秀的十几次交谈中,他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也许,从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入党”了。

虽然陈独秀和毛主席有着同一个目标,但是后来二人却在实现目标的途径上发生了争执。

毛主席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辛亥革命期间,他就进入了军队当了半年兵。在目睹了中国近代的悲惨状况后,他深刻的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也知道“武装革命”和农民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的革命如果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这条道路。

但是,陈独秀却和毛主席持不同的想法。尤其是在1927年我们党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后,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他认为纵观当前中国革命的形势,应该要放弃以往一直坚持的武装斗争,等待“第三次机会”,并多次在党中央公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甚至加入了一个非组织的派别活动。虽然毛主席多次给予警告,但是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在1929年11月15日,陈独秀被开除了党籍。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毛主席提出的政治路线才是正确的。

坎坷一生

而作为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的一生也是坎坷的。

1910年,陈松年出生在安庆。但是父亲陈独秀却忙于革命事业,很少能回趟家。所以,幼年的陈松年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几次。相反,作为革命人士的家属,他还要躲避军阀的迫害。

1913年,陈独秀参加的二次革命惨遭失败,遭到了龚振鹏的逮捕。这时的陈松年才4岁,就在哥哥陈延年的带领下来到了芜湖的监狱看望父亲。黑暗阴森的大牢以及面目凶残的军人把他吓得不轻,还没等见到父亲便开始哇哇大哭。事后,陈延年还自责了很长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延年

自从记事开始,陈松年就感觉自己像一个“逃犯”。他的母亲告诉他和哥哥姐姐,如果看见身穿军装的国民党军队就躲得远远的,并且在外不要张扬自己的父亲是陈独秀。幼时的陈松年感到很奇怪,他问向哥哥陈延年:“既然我们的父亲是英雄,那我们为什么还不能说了?”陈延年在听到这个问题后面露难色,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不过,十几年后,事实告诉了陈松年答案。

受父亲陈独秀的影响,陈松年的哥哥陈延年和陈乔年,也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由于遭到国民党的迫害,陈延年和陈乔年在1927年和1928年相继离世。当国民党军阀知道他们是陈独秀的儿子后,甚至连尸体都没有还给陈家。陈松年的姐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不久后便精神失常,卧床不起,很快也离开了人世。

直到此刻,陈松年才真正意识到“陈独秀儿子”的身份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他也明白了母亲和哥哥的良苦用心。在儿女接连离世后,陈松年的生母高晓岚整日郁郁寡欢。一日,她将陈松年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陈松年

“你的哥哥和父亲都是伟大的人,延年和乔年已经为中国的革命献出了生命。”高晓岚对陈松年说到:“但是我不希望你和你的哥哥一样。这个家,总不能只留下我一个人吧。”

陈松年知道,这是母亲藏在心里已经很久的话。自己的两位哥哥都因为革命相继惨死在国民党的手上,姐姐离世,父亲又长年在外,整个家就只有自己能够陪伴母亲了。不幸的是,1930年,高晓岚也去世了。

1929年,陈松年收到了父亲被开除党籍的消息。几年后,又传来父亲被国民党军队抓捕的消息。于是陈松年便只身一人前去看望远在南京监狱的父亲。

“十几年前我也进入过监狱,当时你是在延年的带领下过来看我的。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还没见到你人,就先听见了哭声。”狱中的陈独秀黯然神伤:“不过现在,延年和乔年都因为中国的革命牺牲了,玉莹和晓岚也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还有,不要再来看我了,只会让你被别人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乔年

1937年8月,陈独秀被提前释放。晚年,他和当时的妻子潘兰珍一直和陈松年一家生活在一起,直到1942年5月去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独秀的错误给陈松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辗转多个工作后,他最终在一家窑厂做了工人。也只有在这里,才没有人诋毁他和他的父亲。陈松年夫妇育有四个儿女,尽管家庭条件很艰难,但是在他们夫妇的拉扯下都健康的成长了。而他们的儿女也是非常懂事,知道父母拉扯自己长大不容易,而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四个人学有所成,和他们的祖父一样,报效国家。

“陈独秀同志在政治路线上犯了错误并且屡劝不改,确实是做错了。”

1953年,毛主席所乘坐的船只正停靠在安庆一处码头旁,此次来安庆视察,恰巧说到了陈独秀,便有了文章的开头的一幕,主席对安庆市委书记及身边的人说道:“在革命的早期,他组织革命团体,宣扬资产阶级文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领导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等等,我现在是说不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后期的错误就否定了他早期的贡献。”随后,他单独对安庆市委书记说到:“陈独秀的一生是功大于过的。作为陈独秀的后人,我们应该要给予陈松年一家一定的照顾。”

毛主席的这番话,直接表明了自己对陈独秀及其后人的态度。随后,安庆市委书记便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每月给予陈家30元的津贴补助,并为陈松年安排了相应的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松年步入政治的道路,先后担任了不同的职位。而他的子女也都学有所成。

陈独秀的一生有功有过,功大于过。虽然他在政治路线上犯了错误,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让我们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在对陈独秀及其后人的态度上充分显示了其深明大义。也让我们因有这样一位国家领袖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