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华国锋同志去世,中央领导人亲自赶到追悼会现场缅怀。华国锋同志一生简朴,因此他的追悼会举办的也十分低调,而他的遗愿也得到了批准,得以魂归故里,葬在家乡。

随后媒体为华国锋的生平定调,认为他一生政治履历可用“一正四负”进行概括。

提起华国锋这个名字,当下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这个名字并不像其他伟人一样耳熟能详,但只要看到华国锋的履历,都会为他的生平感到赞叹。纵观他丰富的政治履历,发现他不仅担任过国务院总理、甚至还是毛主席钦定的接班人。那么媒体为何对华国锋的政治生涯评价为“一正四负”?而华国锋生前又是怎样的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华老感兴趣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向为人民奉献终身的华老致敬!

为何被评为“一正四负”

毛主席生前对华国锋委以重任,是相信以华国锋的管理和领导能力,认为他可以接过旗帜,继续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彼时毛主席早已白发苍苍,华国锋颇有临危受命的意义,因此他极为重视毛主席的指导和策略。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举国陷入悲痛。在这个特殊时期却有不法分子在跃跃欲试,想要趁机见缝插针。而华国锋已接过毛主席交接的旗帜,他先是稳定了局势,让人民安心的同时,并与其他中央领导人,尤其是叶剑英合作,粉碎了不法分子的阴谋诡计,重新稳定了社会和政治局面。

而他的这个作为也被广为流传,因此若干年后媒体对华国锋此举的评级也是“正面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而这是华国锋的“一正”

但华国锋的“四负”却渊源已久,因为华国锋作为毛主席的指定接班人,他对毛主席的思想十分推崇。虽然毛主席的思想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但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但当时,华国锋在面对众多领导人的反对意见时,却仍坚持“两个凡是”原则,凡是毛主席的决策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矢志不渝的尊崇。

对于毛主席的原则和指示,我们必然要坚守。但当时的时代,改革已然是大势所趋,尽管华国锋一力坚持,可面对众多中央领导人的意见,也不得不表示,自己可能确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局限性让华国锋意识到如今的局面和建国初期已然今非昔比,华国锋一人也难以力挽狂澜,故而只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此为“一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第二个“负面工作”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过去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原因,许多人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如今要对这些人进行重新的审定,事实上华国锋是遵从毛主席的指示,因此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华国锋一直想要调查清楚事实真相,还被冤枉的老革命们一个公道。但又导致拖延了进度,从而错过了为被冤枉的老革命们进行平反的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华国锋始终坚持毛主席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仍然鼓动社会人群进行阶级斗争。这对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来说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华国锋的思想左倾严重,希望他能够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只遵从毛主席的策略和方针。

但华国锋却认为既然接过毛主席的旗帜,必然要发扬他的理论和思想。但我党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于华国锋的个人坚持,中央领导人对此并不能同意。如今中央领导人一致认为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再以“阶级斗争”为纲。故而需要大开中国市场,需要新自由主义精神的注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华国锋

思想无法与时俱进,华国锋在政治立场上的第四负便由此而来,最终为了大局考虑,也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共同发展,华国锋与他的一众领导班子先后提出了请辞申请,决定将位置留给年轻人、留给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人。

华国锋的落寞退场标志着我国彻底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随着华国锋日后的深居简出,人民也理解了他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态度。

当然,媒体给出了“一正四负”,也只是针对他最后的政治生涯,那么华国锋曾经为我们国家做过哪些事?毛主席又为何器重他呢?

深入群众的华国锋

1949年华国锋接受中央的调令,南下湘江。刚到湖南就迎来特大洪水,滔天的巨浪吞没了湖南各地人民的屋瓦房舍,田地眨眼之间便被洪水吞并殆尽。曾经的鱼米之乡,待洪水退却后只剩下一片狼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烦心的事,这些被洪水摧残过的地表,也会因此枯朽,无法继续种植农作物。同时还会涌上来一大堆吸血虫,而吸血虫会趁着劳作的人不注意,便钻进皮肉里,吸血抽皮,十分可怖。虫灾和涝灾让本地人入不敷出,生活也难以维持下去。

华国锋得知情况后,便带着警卫员裴洪明下乡巡视。裴洪明见领导刚来,便要去灾害现场第一线,刚想劝阻,华国锋却早已迈出了脚步。

裴洪明还没来得及追上华国锋,他却在一家农户门口停了下来。只见这家农户外面围着篱笆墙,修筑的土房被雨水侵蚀的四面透风,墙根处还积压着小小的水洼,而老乡正拿着吹火筒对着灶炉吃力的吹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场景让华国锋忍不住推开了篱笆门,走了进来。

“您是?”

“我是中央派来的华国锋。”

话音未落,老乡便眼前一亮:“是领导吗?听说中央来了个青天大老爷,要为我们做主呢。”

说着要把华国锋引到房屋里,请他坐在小板凳上。而一旁的警卫员裴洪明见到房间潮湿一片,连板凳上面都是灰,忍不住“啧”了一口,伸手去拍打板凳上的灰,这让华国锋错愕了一会。随后他婉拒了老乡热情邀他落座的邀请,反而走到灶炉边,要帮老乡吹火。

“哎哟,大老爷您怎么能做这种活儿呢!”

“什么青天大老爷,我只是群众的领导者,咱们是平等的。”华国锋执意不听,动作熟练帮老乡吹起炉灶。同时询问老乡们受灾的情况,老乡忍不住抹着眼泪说道:“本来以为年节好,有大丰收,没想到发了一场洪水,地没了,养的猪也没了,哎,造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国锋刚想安慰两句,岂料门口来了一只狗,摇着尾巴,兴高采烈的进屋。而警卫员裴洪明却被这只狗吓了一跳,抬脚就将它赶出门口。

华国锋忍不住皱起眉,刚想数落裴洪明几句,裴洪明却眼疾手快的转身来到炉灶边,拍着胸脯要帮华国锋吹火。

“你可以吗?”华国锋不禁担心的问道,裴洪明却朗声回答:“他会,我怎么就不能会了。”说着裴洪明还漫不经心的瞥了老乡一眼,这样的举动更让华国锋不满。回去后他对裴洪明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不是旧社会的官员,不是来享福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可是今天你的表现,却让我感觉到你在脱离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华国锋语气婉转,但裴洪明知道这是在严厉的批评他。裴洪明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忍不住搓着衣角一脸委屈。华国锋这才叹口气说道:“我们深入群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了解群众,解决问题。他们是群众,其实我们也是,不是享有特权的阶级,而是为他们服务的工作人员。那么你打板凳的灰尘,会让他们怎么想?你赶走老乡家的狗,他们怎么看你?你瞧不起老乡,怎么做到为人民服务?”

裴洪明还想要解释,但他明白自己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的态度,今天的所作所为可能确实违背了我党的初衷。虽然不严重,但裴洪明深知他并没有打心眼里尊重老乡,最终裴洪明为自己的言行写了一封检讨。

与此同时,华国锋还将思想提炼成“干部下乡的三条铁规定”不能吹打板凳;不能瞧不起人民群众;吃饭时要和群众聊家常,绝对不能自视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耳提面命、事无巨细的规定,目的是让政府人员都能谨记要深入群众,决不能摆高姿态,更不能与群众割裂。

华国锋深入群众的铁规一经发布,广受群众好评。果不其然,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政府的办事效率更高,而湖南本地人民也对华国锋的领导更为信任。后来华国锋总结了当地所受灾害的损失,提炼了经验,讨论了方法,从而开始兴修水利,为湖南建设了一道牢固的防洪水利工程。

这道工程一经完工,有效的保障了湖南的农业作物的发展,并且也间接解决了因天灾而导致的饥荒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华国锋又鼓励中医发展、广收赤脚医生,让医生下乡之后,也解决了吸血虫等虫灾问题,湖南人民的健康率和生命率又大大上升了一个台阶。

见到人民生活逐渐稳定,华国锋依旧不改初心,更是奋斗在一线,这样的精神也吸引了毛主席的注意。

前往一线

1965年湖南经济和生活水平恢复到一定程度,中央决定修建韶山灌区。这对湖南水利工程来说,无疑是质的飞越,若是修建成功,必然是湖南乃至全国的水利工程里程碑,其意义象征十分重要。

华国锋身但重任,带领群众埋头苦干。10月的时候工程修建到宁乡花明楼,这是一块硬骨头,若是修建不得力,很容易导致塌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好巧不巧,在修建隧道的时候,确实因为压力问题出现了裂痕。一旦塌方,将会对人民财产和安全造成不计其数的损失。这让众人面面相觑,不敢再施工下去。

但工程到这一步,总不能放弃。可又要如何安全的修建,正当大家冥思苦想时,一辆汽车从山脚一路开了上来。大家并不清楚来的人是谁,当车门打开的那一瞬间众人纷纷愣在原地。

那不是别人,正是华国锋!

“华政委,您怎么来这里?快走快走,太危险了!”施工队的负责人拥上前,但华国锋却阻拦了他的行为,而是郑重的看着大家说道:“我知道施工面临很大的困难,现在我和你们一起解决问题。”

说着就要前去隧道,这让众人纷纷上前拦住了华国锋。要知道隧道如今出现了压裂的断痕,若是出现什么意外这要众人如何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华国锋却说道:“我们领导就是要上一线,就是要以身作则,而不是躲在大家后面坐享其成,我相信大家,也请大家相信我!”

华国锋这般说辞让人无不动容,于是一伙人都与华国锋前去隧道里检查。随后华国锋与施工队所有人一起在附近开了一个会,他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人民群众的智慧也是无穷的。果然经过一番讨论,众人集思广益,终于总结出了解决隧道塌方的方法。

于是指挥部即刻更新了挖凿的方式,鼓励大家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最终在1966年春,成功将隧道打通了。

而华国锋这一成绩也让中央对他愈发重视,随后华国锋便被调往中央,担任了国务院的小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湖南到中央,一路走来,华国锋一向是脚踏实地,宠辱不惊。因此他的履历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甚至外媒都将他视作“政治界黑马”

也是因为他表现优异的原因,很快便吸引了毛主席的注意。早在五十年代,毛主席便去过湖南。曾经被洪水祸乱的湖南,在华国锋的领导下,湖南很快便脱胎换骨,成为了稻香十里的洞天福地。自那时起,毛主席便留意到华国锋。随后在七大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也邀请了华国锋参加会议。

能够近距离接触毛主席,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尤其是华国锋还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可他却从不以此为傲,反而更加谦虚谨慎。在中央工作时,毛主席也时常告诫他,一定要脚踏实地,切勿好高骛远,更要坚定不移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国锋一直谨记着毛主席的谆谆教导,直到毛主席去世前,他将新中国未来的方向也重托给华国锋。因此在时局动荡之时,华国锋最终选择与中央领导人平稳了乱象,稳定了时局。

2008年,这位一生都在脚踏实地、追求公平的国家领袖去世了。中央领导人陷入了莫大的悲痛之中,并亲自前去缅怀。在追悼会上,追历华国锋同志生平种种,承认他一直贯彻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虽然媒体将他最后的政治生涯评论为“一正四负”,但不能否认华国锋曾经对新中国、对湖南的贡献。

一生简朴的他,最终的遗愿只是希望能魂归故里,葬在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出身的华国锋,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俯仰无愧于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他的政治生涯,是否功过,也待留给后人去评判。而我们当下学习的是华国锋前辈脚踏实地、敢于上一线的拼搏精神,贯彻坚定的思想意志,才能矢志不渝的将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