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师超,中国书协会员,山东书协理事,中国书法名城(乡)联谊会理事,泰安市政协泰山书画院院长。其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七、八、九(获奖)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全国首届行书展,“让世界充满绿”迎奥运全国书画联展(金奖)等,曾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书法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国书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中青年名家提名”, 2016年带团到英国进行文化交流(书法),2017年5月在北京保利会展中心举办书法联展, 2019年10月在济南齐香斋艺术馆举办“翰墨齐香”陈师超书法艺术,2023年5月山东省书协在济南主办“岱宗石壑——陈师超书法作品展"。

岱宗石壑

——陈师超书法展前言

积磊磊石以成大壑,有古松立,清流激;有木叶落,云鹤栖。

汶水西流不舍昼夜,青云揽翠镜湖相依。

仰岳堂下,岱麓山前,笔墨演绎云烟。

泉城濯尘,佛山问讯,尺素鹊华消息。

石壑者,陈师超之号也,意在高山大壑,意在故园之象,意在慕高华沉雄之志也。

师超书法出道多年,以章草而著,初以帖学为业,后对《嵩高灵庙》、《爨宝子》诸多碑版用功尤深。取精用宏,慕古厚灿烂、自然磊落气象。碑帖融汇,外放其目,内敛其心,闳其中而肆其外,行吟于汉魏之间,成自家风调,若枯藤篆意,龙鳞松身。

年届六十甲子,归吟清风,师超在厚积之上,又开启更为广阔的笔墨田园。夜汲清泉研古墨,朝引汶水灌新禾。观师超近作,大有释枷纵意,放笔任挥,无间心手,不辨汉魏晋唐矣。

新甫松声远,岱宗石壑多;“齐鲁青未了”,“济南名士多”。师超不骄、不惘、不殆,以近期之作呈现于泉城,以求正教也,亦择其友声也。

(癸卯王奇嵩贺于泉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范正红院长对陈师超书法作品点评:

师超的书法创作,很久以前既已步入齐鲁中坚力量行列,在全国已是深具实力和影响的名家。其之所以能够在当今人才济济的书法领域得以秀出,必然有其独到的作为。

师超书法以行、草见长,整体表现给人以超凡脱俗不同凡响之感!就这点来讲即是非常难得的。究其原因,应是与其书法的基本理念与立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师超"自幼喜文爱书,临池不辍。”其数十年执着于书艺底蕴则在于文,书法以文气为支撑则使他在思想上摆脱了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常陷入的以实用书写追求,而拨开云雾直入艺术之门。所以他在广泛涉猎的碑与帖中,均能有效汲取其艺术化价值。这种艺术化的眼光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对此,内行人皆会有深入的感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师超道兄数十年痴情于书艺,堪称书法的"乐之者”。故而,他能乐此不疲,不懈探索渐入高境。师超书法路径即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独自的追求与见解。就传统而言他走了一条回溯而上的探古之路,首先他对米芾”锋出八面”迅捷、激昂的气象在着力的临习学习中多有体会,随后他步入学习二王之路,我们从他今天的创作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书写的节奏、结字排布及行笔的姿态从中对王羲之书法的心得与领会。进而他又沿二王上寻章草,从其书法的行迹可以看出他不单对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有所探究,对秦汉简书也下了大的功夫,尤其对陆机《平复帖》用心最多,我们从他《谈魏老》手札可以直观感受到他对《平复帖》的纯熟把握。同时,在对章草研学的同时,他灵敏地觉察到汉隶的基础性作用,他又对汉代诸多名碑做了深入的功课。做为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肯定不是单一和机械地仅对历史上某一家进行研习,而是兼容并包、融会贯通,师超是一位突出贯彻这一路径的书法家。书法创作的自主性是书法创作的核心。师超独具思考的书法理念始终贯穿在他的学书道路之中。师超的书法凝结着他的思索,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古人,这让他的书法给人留下了独自的印象。他言"书法以气盛者连绵繁密,以韵胜者清新疏朗。”"要使书作达到气韵生动,不激不厉,风规自远,须由二王上追章草。"隶书是章草的根源,由隶到章是章草的路径”。“观念和境界决定书法的品味,取法乎上是创新的根基,更新观念是化古创新的灵魂。”这些都是只有对书法深入思索方能有的深刻体会。

师超认为"书法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观其书古雅多姿,气息悠长;有古而有已意,不同凡响。他是一位具有独立艺术品格的书法家。艺无止境,愿师超的书法艺术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