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我们会去嘲笑那些“假仁假义”作秀的孝子孝孙,说“生时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

教员也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于是,关于生命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只是,生命有时候看起来很坚韧,却又十分脆弱。有句话是那么说的,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来到。

7月3日,河南濮阳市公安局一级警员李梁因连续加班,身体过度劳累猝死,生命定格在了25岁。

7月7日,李梁的母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官微发文悼念。据媒体报道,其去世后,单位向上级部门申报记功。

闻者无不语塞,这样的新闻虽不愿见,却时常发生。但我们还是厌烦了这样的报道,也厌烦了这样的歌颂,因为我们终究是不愿意面对这样的残酷。

据报道,李梁被诊断为“心源性猝死”,这种病症多由劳累过度引起。而在其离世前,已连续加班1个半月。

但是,作为李梁的近亲属是不能说什么的,也不好说什么,反正组织都“安排妥当”,既表达了足够的遗憾和歉意,也努力为之争取荣誉,包括媒体也给予了褒奖。

何况,是的,这是意外,没人预料到,也没人愿意看到。也是的,这段时间是大庆期间,各项工作任务纷至沓来,全员都在这样。

家属不好说什么,同事也不能说什么,但有些话总得说,有些问题总得去面对去解决才行。当然,关于此反思和警醒的话,从前也说了不少,但面对悲剧还在发生,我们又不得不提起。

这不是老调重弹,而是对生命最切实的尊重,对革命事业可持续发展最可靠的支持。

关于这25岁年轻生命的逝去,我们可以义正言辞地定义,这是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深知,累死的决不是那些偷奸耍滑的,也不是那些能力有限的,累死的都是实在性格的,都是有工作能力的,都是孜孜不倦做事的。

因此,如何保障干事人最基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这是各级都应该首先和主要重视的事。

就案例所关联来说,面对人手不够和任务繁重的突出矛盾,怎么就不能增加编制?怎么就不能提高待遇吸引人才?怎么就不能优化人员配置?怎么就不能合理安排作息?非要等到倒下一批,再顶上去一批,然后再倒下再顶上?

各地都遭遇相同的问题,但长期不被重视亦不能解决,即使悲剧无数次重演,也似乎就暂时伤悲一下,此后不了了之,依然我行我素。

这会造成什么局面?那就是单位招不到人,那就是已经进来的选择“不思进取”“偷奸耍滑”,进而工作目标任务就算完成了,也是勉为其难地完成,至于“业绩突出”想都别想。

面对惨淡局面,决策者还把责任归在同志们干事创业热情不足上,归在觉悟不高上等等,而非直击问题要害,结果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

但凡出去走走看看,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地方和单位,哪个不是人手齐全且后勤保障到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解放战争为啥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除了一百多万的解放军,还有多倍于他们的人民承担了后勤保障啊。

大家也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现在不少单位是没有人也要上,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用,一个当两个用,两个当四个用……

在有限条件下拼死拼活完成任务,还被认为有潜力可以继续挖,直到干不动累死,发一堆奖状勋章,再发好多篇表彰“丰功伟绩”的悼文,然后亲朋好友转到朋友圈缅怀一下……

套路烂大街,想想也没奈何,死总不能白死的吧,起码给生者一些安慰吧。但死者呢?本不该死的。

所以,我们能说什么呢?我们说再多,有权力解决的无动于衷,我们只好私下小声地劝诫大家“耍小聪明”,该偷懒还是要偷懒,做事不能太实诚。

这当然是不好的,但又能怎样?个体而言,人微言轻,权宜之计,权宜之计吧。赖活,总好过好死嘛。

成文于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