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中国空间站出故障了?

通过公开的轨道调整数据,前段时间,中国空间站曾出现过一次“突然加速下降”的情况。

当时咱们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可都在空间站里。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莫非又是遇到了不怀好意的美国卫星吗?咱们的航天员是否安全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突然加速下降的中国空间站

早在2021年的时候,我国就曾经向联合国通报,美国的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威胁到了中国航天员的生命健康。

所以当这一次中国空间站突然下降,很多人第一个反应,会不会又是美国在搞鬼?

不过这一次倒是与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的航天器都没啥关系。

因为导致中国空间站突然下降的原因,是与近期发生的地磁暴有关。

当地磁暴发生的时候,对于地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随着大气阻力增加,有可能会出现航天器坠落地球的情况。

例如在2022年2月的一场地磁暴里,就曾摧毁了40颗马斯克的星链卫星。

第二,地球上会出现电磁干扰现象,这个影响主要集中在通信和导航两方面,比方说有可能地磁暴发生期间,会导致导航定位功能出现异常,例如定位突然变得不再精准。

第三,有可能会造成某地电网受损,出现停电现象。

例如在1989年3月,加拿大魁北克发生了大面积停电事件,后来调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地磁暴摧毁了当地电网,导致供电出现了问题。

而从空间站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中国空间站也好,还是国际空间站,当地磁暴到来的时候,都会由于大气密度和大气阻力的增加,从而导致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会出现下降。

所以这一次也是为了应对地磁暴,中国空间站才会突然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空间站中三名航天员的生命健康,这一点大家是不用担心的。

一方面,是他们在日常训练中,执行航天任务期间遇到地磁暴该怎么做,这本身也属于训练项目之一,他们都不会因为地磁暴而感到担忧;

另一方面,我国在建造空间站的时候,就已经将可能会发生的一切情况,包括地磁暴都考虑进去了,所以在设计和建造的时候,都会尽可能地去减少地磁暴对空间站的影响。

说完了中国空间站下降的原因,再让我们来看另一个问题。

前面咱们说过,国际空间站也同样进行了轨道调整,并且也是轨道高度是下降状态。

但是从下降幅度来看,它的下降幅度,却要比中国空间站小很多。

所以有一些朋友会认为,难道国际空间站就不需要规避风险吗?还是说国际空间站的应对措施更稳妥,所以它不需要下降太多的轨道高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为何中国空间站下降幅度大于国际空间站?

进入5月以来,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已经下降超过了3公里。

其中在5月11日这一天,更是直接下降了1公里多。

这是啥概念呢?已经是国际空间站下降幅度的两倍以上了。

明明都受到地磁暴的影响,都是在规避风险,那么为何国际空间站的下降幅度就小很多?是咱们技不如人吗?

其实不然,是因为本来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就不在同一个轨道高度上,自然受到的大气密度、大气阻力也都是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中国空间站来说,即使在正常的轨道高度下,咱们的轨道高度,也要比国际空间站低一些,咱们是属于近地空间站,因此当地磁暴出现的时候,受到的大气阻力,就要比国际空间站受到的大气阻力更大。

自然下降幅度,就要比国际空间站大了。

当然了,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要比国际空间站低一些,这并不是因为咱们技术不过关,而是因为这个轨道高度是经过计算、设计的,不仅更适合开展各种太空项目,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是否可以完全解决地磁暴所带来的困扰,至少现阶段人类是做不到的。

因为地磁暴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更好地了解太阳活动的规律,做到提前预警。

就好像是天气预报一样,能做到对地磁暴的提前预报,这样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并规避一些风险。

那么朋友们,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