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保并轨制度的实施,国内逐步形成了职工社保为主体,城乡居民社保为辅助的养老保障体系,应对人口结构转变可能带来的养老金缺口问题,从2014年实施养老金并轨到2024年一季度,养老金制度改革和保障水平提升都有了很大进展。

但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和养老金缺口的放大,不少离退休人员依然担忧未来养老金待遇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以及养老金上调能否持续进行下去?

在10年过渡期间,我们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2024年养老金调整完成后,未来的养老金待遇和制度又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来做一个深度解读(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24年一季度,国内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已经超过10.7亿人,相比去年,新增的社保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434万人。

同时一季度社保养老基金的收入达到2.2万亿,支出为1.8万亿,养老金收入是大于支出的,不存在缺口问题,并且截至3月底,养老基金累计结余8.6万亿,足够支撑养老金继续按时足额发放,并且保持以后每年的养老金上调政策。

而退休人员担忧的地区性的养老金缺口,当下也通过全国养老金调剂解决了,未来随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进,区域性的养老金收支不平衡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

养老金制度未来展望

从人社部公布的养老金改革下一步计划来看,其实主要是三个方向:

方向一:养老金全国统筹,但不是平均主义

第一个方向是推动养老金制度从省级统筹规划走向全国养老金统筹规划,但这里的统筹规划,并不是人人发放相同的养老金待遇,也不意味着每个退休老人养老金调整相同的幅度。

而是国内退休人员都逐步按照一个标准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公式,计算和发放养老金,同时在原来的省级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对于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逐步统一细节和标准。

举个例子,在全国养老金统筹模式下,根据国内GDP增长情况,定额调整的数额统一,离退休人员共享城市社农村经济发展红利,但统一定额调整的数额,前提是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实现平衡发展。

而挂钩调整部分依然是鼓励多缴多得的原则,但每满一年上调多少钱开始统一标准,而不是各地区差异性调整;此外挂钩月基本养老金水平上,由于每个人的养老金发放水平有差异,在挂钩调整部分不会强制平均主义,而是因人而异,维护大家参保的积极性和公平性。

而常规调整之外的倾斜调整,实际上是对部分特殊群体的关怀和照顾,这部分调整依然会随着全国养老金统筹规划而持续存在,只是在高龄倾斜调整、艰苦边远地区调整方面,逐步解决地区性的调整差异,按照相同标准和细节进行倾斜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向二: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

近年我们已经完成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多个城市的试点工作,出现了第一批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参保人员。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完善,其实就是从试点到全国推行的一个信号,建立社保养老金制度和年金养老金制度之外的第三养老支柱体系,作为社保养老保障规划的补充选择。

那么推行和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有什么好处呢?

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国内居民养老金替代率,目前除了部分机关单位退休老人和退休中人,社保养老金的替代率可以达到50%以上之外,其他的企退人员,养老金替代率普遍低于50%。

试想一下,你在职业生涯期间收入是每月10000元,但退休之后养老金却不到4000元,养老金替代率不足40%,而根据国际养老规划标准来看,养老金替代率如果低于50%,往往只能解决基本的退休温饱问题,而无法真正提升养老生活质量。

在国内养老市场中,我们的养老金保障制度,实际上是社保独大的局面,这也与我们的人口基数有关,而过度依赖单一社保养老金保障,虽然能够获得一份终身养老现金流保障,但却无法切实解决不同退休人员的养老需求和养老生活体验。

个人养老金制度开辟了第三方养老市场,让有余力的个人和家庭,可以根据自身养老需求和养老生活方式,提前规划一笔未来养老现金流储备,投资第三方养老市场的产品,进而在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和女性50周岁时候,多一笔养老现金流保障,从而让养老金替代率达到50%以上,享受高质量养老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向三:社保一卡通,保障服务多样化

社保卡的功能演变其实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一的身份识别作用,每个人都有唯一对应的社保账户,确定你的参保真实性和独立性,第二个阶段则是社保卡的金融化,增加了金融支付功能比如医保刷卡和养老金发放等。

第三个阶段则是社保一卡通,社保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从实体卡走向线上的电子社保卡,让社保卡从单一的医保和养老金支付功能,走向多样化的功能性服务。

从而让社保卡参与到社会生活和消费的方方面面比如买车摇号,购房服务、旅游消费、交通出行、惠农补贴,助学金发放、第三方养老服务等,一方面盘活了社保基金,一方面让社保的实用性大幅增加,提高大家的参保积极性,有利于社保福利保障制度的长期稳定存续。

随着社保一卡通的推行,未来社保就是个人和家庭的第二张身份证和通行证。

老龄化社会和长寿时代已然到来,人口结构老龄化和社会养老福利保障兑付压力增大,几乎是全球主流经济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要应对老龄化社会和长寿带来的养老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多维的养老规划体系。

以社保养老保障为基础,先获得一份保障终身的养老现金流,再根据个人和家庭经济条件,规划第二笔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提升养老待遇,最后则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参与,进一步扩宽自己和家庭的养老收入来源,让退休养老生活更加体面,更加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