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晚的景德镇流光溢彩、窑火不熄,古老的千年瓷都充满现代活力。依托御窑厂遗址出土瓷片建立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这里24小时灯火辉煌,璀璨的瓷器向游客们讲述着火与土的千年传承与创新故事。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夜景。新华社记者卢哲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夜景。新华社记者卢哲 摄

8公里外,是一座现代化陶瓷工业园区,这里机械运作声不绝于耳。4月27日晚,记者在园区陶瓷智造工坊看到,一辆满载瓷坯的窑车自动驶入长达62米的隧道。这条隧道的专业名称叫高温还原隧道窑,瓷坯将在隧道里经过14个小时1380℃的高温烧制,最终幻化成瓷,华丽变身。

由于起燃成本非常高,为保障产能,高温还原隧道窑还配置了相应的静压设备。“这种设备几秒钟就可做出一件瓷坯,节省了大量时间。”景德镇邑山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包义介绍,该设备通过300公斤的压力可将干粉直接压制成型,从而省去了烘干环节,缩短了三分之一的制作流程。这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80%,变形率则从15%降到了5%。目前该企业的两座隧道窑日产量可达3万件。

高温还原隧道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温还原隧道窑

刚性的全程自动机械化,确保了瓷器的标准化生产;一条条柔性生产线,则让景德镇瓷器产业充满更多可能性。

在陶瓷智造工坊里,伴随着精密仪器的制作声,形态各异的瓷器正舒展着身姿。传统陶瓷设计在图纸绘制、实物测量和模型制作环节,主要运用手工和传统测量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受设计者经验、制作材料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在这个工坊里,瓷艺师手持多功能3D扫描仪扫描一下泥模,3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泥模高精度3D数据采集。随后工作人员将数据导入专业的3D设计软件,并调整出想要的尺寸,即可将模型导入3D打印机/CNC精雕机。随着白色激光点的舞动,一座陶瓷母模“平地起高楼”般生成。

凭空想象出的形状,经过电脑扫描制作成模具程序,也可以进行3D打印。“过去定制一件工艺品大概需要5天时间,现在20个小时就够了。”瓷艺师熊星说。

在产业布局上,景德镇市不仅“刚柔并济”,还有着超前视野。先进陶瓷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必争之地”,也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所在。从2021年起,景德镇市明确把先进陶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其先进陶瓷产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实现了国内小型高容车规级MLCC产品的进口替代,高纯氧化铝粉体产业化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奥超声波传感器、换能器件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等。

该市计划到2025年,先进陶瓷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这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景德镇陶瓷工业。

作者|魏依晨

编辑|程正宇

校对|刘 鸣

一审|吴 昊

二审|叶 岚

终审|陈俊绮

来源|科技日报2024年05月20日 01版

世界瓷都 最美视听

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