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肠腔就是一个圆柱体,正常排出的大便也应该是成型的圆柱体。但生活中有些人排出的大便明显变细,上网一搜索,居然是肠癌?

大便变细就是肠癌吗?其实导致大便变细的原因有很多,肠癌只是其中之一......

01导致大便变细的常见因素

01饮食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便的1/4是水分,其余则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食物纤维、细胞、黏膜碎片以及细菌等物质。

如果平时进食了大量精细粮食、脂肪类食物,粪便中没有足够的纤维素,自然无法撑起大便的体积和形态,就会出现细条样、不成形、黏马桶的大便。

02痔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痔疮是肛管和直肠下端黏膜的静脉曲张、纤维组织增生而引发的疾病。由于痔疮患者肛门处会有突出物、在大便通过时,突出物会对其造成挤压,进而导致大便变细。

03肛周疾病

除痔疮外,肛瘘、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等疾病,也会给患者造成明显的肛门异物和不适感。

特别是肛乳头肥大,它是由粪便、慢性炎症刺激而诱发的疾病,又叫肛乳头瘤,是肛周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当其持续生长、堵塞肛门后,患者就会有排便困难、大便变细等症状。

04大肠癌

大肠癌顾名思义,就是出现在直肠、结肠等部位的癌变.当癌肿形成后,会侵占肠道内的空间,导致粪便储存空间减少,患者早期多有便意频繁症状出现。当癌肿逐渐变大时,粪便通过癌肿的过程中,癌肿可对其产生压迫,出现长期扁条样、细条状大便。

如果粪便过于干结、发硬,患者排出的大便一侧,还可能带有血痕。

大肠癌可不只有大便变细一个症状,通常发展到这阶段的肠癌,往往还会伴随里急后重、大便习惯改变等多个异常症状。而随着癌肿生长,患者还可能会有便血表现,血液多与大便混合在一起,严重情况下,甚至可直接排出脓液、黏液样血便。

02“大肠癌”信号预警

在大肠癌中,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多表现为便血和肠梗阻,较易引起人们重视。而盲肠和升结肠癌多以贫血为主要表现,容易延误诊断时间。01

大肠癌具体的症状包括:

■ 排便习惯改变

这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里急后重感”等。这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刺激或堵塞肠腔、浸润肠管所致。

■ 大便形状改变

包括便血、黏液便和大便形状变细变扁。

■ 腹部疼痛、肿块

结肠癌常见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腹部有肿块。

■ 肠梗阻症状

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

■ 会阴部疼痛

常为直肠癌的盆腔浸润所致。

■ 全身乏力

由于慢性失血、癌肿破溃、感染、毒素吸收等,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其中尤以贫血最易忽视。02

大肠癌六大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群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肠癌发病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越来越高,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一个高峰。

■ 喜不良饮食人群

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极易诱发大肠癌。因此,“无肉不欢”和不喜欢吃蔬果的人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在一级亲属当中,也就是兄弟姐妹和父母有人罹患胃肠道肿瘤,那么您也就进入到了高危人群。

■ 吸烟、饮酒人群

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更高。有大肠癌、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大于等于30克,将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 有结肠息肉病史人群

有大肠息肉的患者也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因此,为防止癌变,应定期行结肠镜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处理。

■ 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同样容易发生大肠癌。03

我们可以借助哪些方法发现大肠癌?1、肛门指检、大便潜血检查

距离肛门7厘米以内的肿瘤,90%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数据显示,国人直肠癌70%以上为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时可触及。80%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有便血情况,且半数无法通过肉眼看到,却可通过大便潜血检验查出。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在体检时放弃了这两项检查。

2、肿瘤标志物

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数值较高,应做进一步检查。已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将肿瘤标记物纳入体检范围,如果体检报告显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肠癌肿瘤标记物检查的阳性率为50%~60%,也就是说存在不少假阴性,但确实能为我们早期发现肠癌提供依据。

3、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应遵医嘱,每年按时做肠镜。一般人群建议40岁开始,每隔3~5年做1次。大便潜血呈阳性的人,应及时做肠镜检查。

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以基层党支部党建为统领,不断丰富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让“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精神成为高高飘扬的战斗旗帜,飘扬在人民群众的心头。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于2018年7月获得“大塘街道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称号,于2019年7月获得“大塘街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