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截图

海外华人微信、支付宝转账超3000或被“刑事抽查”?

近日,一些自媒体号纷纷发布消息称“微信、支付宝单笔转账额度超3000或将面临刑事抽查,金额越高被抽查几率就越大及相关等级细则”,有些海外自媒体也传出微信支付宝跨境转账超过三千或面临抽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小编拨打腾讯客服人工号码咨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相关通知,并指出微信个人一天最多可转账100次,单日单笔最高20万元。她提醒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账号隐私。

此外,据小编查询,从2024年初截至5月20日,财付通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官方微博上未发布关于单笔转账交易超3000元可能面临刑事抽查的相关通知。

中国政府于4月29日发布的新规中,虽然是进一步规范非银行机构的管理条例,但也并没有明确说要对微信、支付宝超过3000元的交易进行抽查,所以在柬华人通报不必过度恐慌,但日常交易时也要切记合法合规。

网传消息的具体文件规定尚未看到,暂且先不辨网传消息真伪。但值得注意的是,钱并非小事,随着国家打击金融洗钱、电信诈骗等力度不断加强,微信和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在柬华人在平时的换汇、转账中也要注意,避免出现资金冻结、账户限制等情况。

5月新规与非银行支付机构相关

中国政府规定,2024年5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即将施行。

《条例》内容共6章、60条,明确了支付机构的定义和设立许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将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防范支付风险。其中,第五条指出,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反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打击赌博等规定,采取必要措施防范违法犯罪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条例》具有众多好处,包括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其中,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与用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其条款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拟定。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不得将相关核心业务和技术服务委托第三方处理;妥善保存用户资料和交易记录,建立有效的尽职调查制度,加强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支付账户安全,防范支付账户被用于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洗钱、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相关人士解释,非银行支付,就是指不通过银行,而是通过其他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比如,现在大家使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就属于《条例》第二条规定的非银行支付机构。

随着监管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大数据可以把一个人所有关联账户的资金往里都收集到一起,千万不要以为看起来不相关的交易就不会触犯法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在柬埔寨换钱、在中餐厅、中国超市等消费直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交易常见。然而东南亚属于敏感地带,在非银行支付风控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如果遇到资金来路不明的资金,或有异常的账户,进行交易将很容易触发风控,导致银行卡被冻结。

因此,无论网传的消息是否为真,在柬同胞平时转账都应该加强注意,将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在柬华人如何避免换汇、转账触发风险?

1、在柬埔寨,与国人交易尽量使用美元或瑞尔,尽量避免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收付款。

2、换汇走正规的银行渠道,资金安全第一。尽量别贪图方便、汇率高,避免收到来源不明的钱!

3、给国内家人汇款,尽量走银行;如果使用微信、支付转账,大额的建议分散交易金额,将金额分散成多笔较小金额的交易,避免触发风险。

4、合理规划交易时间,尽量避开高峰期进行大额交易。

5、无论是通过银行交易还是非银行交易,都要提前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尤其是一些特殊大额交易,以便在需要时出示提供,减少麻烦和降低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