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谣言:

大熊猫国际合作是中方将大熊猫送给外国人做黑实验?‍‍

真相:

我国通过将大熊猫送往世界各国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的目的是提高濒危物种保护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期间,双方共同商议并签订科研合作计划,确定研究内容和项目细节,开展大熊猫繁殖育幼、疾病救治、疫病防控、保护遗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重大风险操作前均须获得中方同意,双方共同参与科学研究,成果共享。

多年来,大熊猫国际合作单位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资源叠加和知识分享的优势,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疾病防治、放归自然等领域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发表了大量极具科研价值的论文和著作,提高了圈养大熊猫的健康水平和繁育能力,圈养种群结构不断优化,遗传多样性不断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显著提升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能力,有效促进了野外保护。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培训达千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及业务骨干,在推进大熊猫保护的同时带动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大熊猫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民间友好交往,成为中国与各国人民友好情谊的使者。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知识传播、增强公众保护意识、推动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旗舰物种的作用和影响力。大熊猫国际合作对大熊猫保护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并非网民所说的送往国外开展黑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