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于“新”,关键在于“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点击图片查看全文

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在这一过程中,一个行之有效、可以依循的方法和路径,就是将新质生产力同作为其对称的传统生产力联系起来,做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中划清两者之间的界线,明晰两者之间存在的系统性差异,进而提炼、概括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到实处。

首先,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于“新”,关键在于“质”,落脚于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它代表着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跃迁,是包容了全新质态的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只有充分考虑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突出一个“新”字,着力于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才能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的动力问题。

第二,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源自科技创新。不仅涉及领域新,而且技术含量高,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只有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且更体现新内涵的新质生产力,才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第三,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绿色”为其深层底色。其“质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绿色发展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只有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注重环境气候成本、做好环境气候成本效益分析,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第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契合新发展理念要求、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标识性概念,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生产力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只有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联系起来,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擎,才能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五,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所对应的传统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所对应的是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只有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着力破解妨碍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更多内容,请点击封面购买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国家治理》2024年第9期

原文标题 |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于“新”,关键在于“质”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高培勇

原文责编 | 董惠敏

新媒体编辑 | 王 洋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国家治理》杂志、国家治理网及人民论坛网!

声明:《国家治理》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