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玩具数量少于包装标识就算不合格。""包装体积与里面装的东西不符还构成消费欺诈。"时值第25个世界计量日,5月20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教委走进区育英小学校,开展2024年"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市场监管进校园"活动,将这些计量知识送进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进入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出现在眼前,我们就推着购物车或是拎着购物篮,飞奔到货架旁,精心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商品,开始买买买……但在购物时,你是否留意过商品包装上净含量标识?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70%以上的商品都是定量包装商品。

在沙坪坝区育英小学内,摆放着多个图文并茂的展板,除了讲解了"鬼称""出租车计价器"等计量知识外,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也在其中,引起了不少同学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学生围拢在工作人员身旁,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提问。沙坪坝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在定量包装商品标注方面,净含量的标注必须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用中文标示的计数单位)三部分组成。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质量、体积、数量、长度和面积的短缺量有明确的规定,产品的短缺量不得超过允许短缺量。

例如,床单尺寸比标识的小,就算不合格。积木数量和包装上的不符,也算不合格。而偌大的盒子里,只有几片小零食,也算误导消费者,构成消费欺诈。

通过app或小程序买零食时,部分商家标识的误差率竟达到10%。"这样的商品标注看似告知了重量误差,但其实这样的误差率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工作人员称,一旦发现定量包装商品的量少于标示的数值,即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此外,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还将食品快检车、场内宣讲等送进校园。

学生们纷纷表示:"真是涨知识。"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