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自1937年离毛主席而去,在苏联生活了9年。在那里,她曾被无辜关进伊万诺夫精神病院2年。

直到1947年东北解放后,在王稼祥和朱仲丽夫妇帮助下,她才回到哈尔滨。可是,由于她的特殊的身份,使她失了进入北京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深秋,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沈阳也得到了解放。由于沈阳的时局比较稳定,贺子珍于1949年初就带着毛岸青、李敏从哈尔滨迁到了沈阳。

送孩子到毛主席身边

贺子珍来到沈阳后,其妹妹贺怡也来东北疗养,随后姐妹俩互相诉说着离别后的种种遭遇。在贺子珍听到自己的亲人受到毛主席的关照后,心里既伤心又激动,禁不住大哭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一段时间,贺子珍心里很不平静,她感念毛主席对自己和自己一家人所给予的恩惠和关怀,她对毛主席的崇敬之心比过去更加强烈了。

此时,娇娇(李敏)已经12岁了,她只在报纸上见过自己的爸爸,虽然有了一点了解,但是内心按捺不住对爸爸的好奇,经常会问贺子珍关于毛主席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理解女儿对父亲的渴望,于是让女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但娇娇不会写中文,只好用俄文写了一封信。贺子珍也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感谢信后,两封信一同发了出去。毛主席收到后,给女儿发出电报回复,提出想让女儿回到自己的身边。

1949年3月底,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到北京西郊的香山,毛主席住在双清别墅。这时,毛主席身边除了毛岸英,没有别的家人。江青因病在苏联治疗,把她同毛主席生的女儿李讷也带走了。因此,毛主席再次萌生了要把娇娇接到身边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约过了一个月,毛主席派了一个警卫员带着他的这个意见来到沈阳,找到了贺子珍说:

“毛主席想念娇娇和岸青,想把他们接到身边,让他们在那里读书,征求你的意见。”

此时,贺子珍毫不犹豫地说:“我完全同意,没有意见。”这位警卫员遂又到学校去找到娇娇和毛岸青,问他们愿不愿意到爸爸那里去,两个孩子都说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怡亲自把两人送到了北京,娇娇终于见到了她心心念念的亲生爸爸。但娇娇离开后,贺子珍在沈阳孤身一人,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就向她袭来。她一天比一天强烈地思念女儿,这使得原来就患有神经衰弱症的她,更加彻夜难眠。

后来,贺子珍又给毛主席写了第二封信,毛主席并没有回信,但她很快收到了女儿娇娇的来信,这封信是娇娇用中文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以后,娇娇每个月基本上就会给妈妈写两三封信,得知女儿安好的消息后,贺子珍悬着的那颗心似乎也安定了。

定居上海照顾妹妹之子

随着淮海、平津几大战役的告捷,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陆续解放。原来很多来东北工作的干部都纷纷被安排去新区工作,贺子珍因为心中一直存有的革命火焰,也想南下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旦华

最终经过组织的批准,贺子珍和妹妹贺怡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在途经天津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从北京出发也要南下的朱旦华和方志纯夫妇。随后,南下的列车上由七十多位干部、战士组成了一个快乐的革命大家庭。

贺子珍受到这种无拘无束、亲密无间的气氛感染,很快也褪去了脸上长期忧郁长期的神色,洋溢起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和哥哥一家

本来贺子珍、贺怡、朱旦华可以说是三妯娌,贺子珍自从和毛主席离异后,仍孤影相随,而毛泽覃牺牲后,贺怡也是单身一人,只是朱旦华在毛泽民遇难后改嫁给方志纯。但她们都有为毛主席三兄弟生儿育女的经历,因而悄悄话也就特别多,也显得分外亲切。

火车到达上海后,方志纯把大家安排到了旅社休息。第二天,方志纯本要一人去拜访陈毅市长,贺怡得知后,便闹着要和贺子珍一起去看望陈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家两姐妹和陈毅都是老井冈山的人,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一直到开创中央苏区,他们都是在一起,彼此间有很深的感情,何况贺家的长兄贺敏学也在上海工作。

方志纯拗不过,只得打电话请示陈毅。想不到陈毅高兴地说:

“到了我的地界,我得尽地主之谊嘛,那就由我请全体部队一起见见面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就在上海大厦摆了十来桌,把所有的队员都请了过去。席间,大家频频敬酒,谈笑风生,陈毅操着川腔,幽默地说:

“现在我们都改行了喽,不当兵去当‘老百姓’,工作重点不是农村,而是城市,我们这些乡下人要适应这个转变呐!”

原本贺子珍姐妹是来上海见一见兄长的,之后就会回到江西工作。陈毅得知后,力劝贺子珍留在上海工作,提出让其定居在上海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与陈毅虽多年未见,但两人见面并没有生疏,贺子珍听到陈毅的肺腑之言后,笑着说道:

“你这个小陈呐,还是老样子,不过嘛,比以前更活泼了一点,挺好的呀!”

随后,在陈毅的安排下,贺子珍来到了虹口区人组织部长。而贺怡并没有留在上海,独自一人回到了江苏,一边工作,一边帮姐姐寻找丢失的孩子毛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没过过久,贺怡在寻找孩子的乘车途中遇车祸不幸身亡,这个意外的事故对贺子珍的精神打击很大,痛苦至极。

贺子珍一下子就病倒了,在休养了几个月后,她担心妹妹的孩子将会无人照料,于是把贺麓城接到身边,亲自担负起护理的任务。

而毛主席得知贺子珍留在上海后,对陈毅说:“贺子珍在上海的开销,从我的稿费中支付。”陈毅当即表示:“我们上海养得起一个贺子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贺子珍同志在上海多年的工资及吃穿用,的确都由上海市委包下来了。自从贺子珍解放初来到上海,直到她逝世的30多年里,上海市委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从住房、治病到日常生活都给予最优厚的待遇。

1984年4月19日下午5时,贺子珍因患中风偏瘫、肝炎、糖尿病、肝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于上海逝世,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