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Fintech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 首套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称,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 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指引发布

5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以下简称“《贷后催收指引》”)。《贷后催收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明确具体负责催收业务的管理部门,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相关工作。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组建专门负责催收业务的部门。催收人员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催收业务、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和考核。《贷后催收指引》强调,以语音形式(含智能语音)进行告知式催收,催收频次应严格控制在合理、必要的范围内,同一金融机构和其合作的第三方催收机构对单一债务人拨通电话频次每日合计不应超过3次,与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通过发送短信、语音、5G消息等方式开展催收作业的,应符合电信行业相关规范。双方已事先约定催收时间的,催收作业从其约定。双方未约定催收时间的,不应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催收。【WEMONEY研究室】

  • 金融监管总局资管机构监管司:切实防范金融“虚胖”现象

5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资管机构监管司党支部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专栏文章中指出将切实防范金融“虚胖”现象。其中关于“切实推进金融机构缩量提质”,金融监管总局资管机构监管司明确,要有效落实分级分类监管。全面评估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情况,结合监管评级结果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扶优限劣”,支持评级良好的金融机构试点创新业务,督促评级中等的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对评级较差的金融机构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必要监管措施,直至责令退出市场。

  • 央行: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 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动优化支付服务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召开优化支付服务会议,今年以来,在进一步推动优化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便利性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高效协同,加快健全全方位政策体系,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推动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综合施策、共同发力,聚焦重点城市、重点机构、重点场景,多措并举优化支付服务,实抓实干打通支付堵点,取得明显阶段性进展,交易金额、笔数实现大幅度增长。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单位聚焦银行卡受理、现金支付、外币兑换、移动支付、账户服务、宣传推广等重点任务,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与精准性,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推动构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支付环境。

  • 香港金管局扩大数字人民币在港试点,支持双向跨境支付

5月1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香港居民可以用香港手机号码开设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借助跨银行转账系统“转数快”(Fast Payment System)通过本地17家银行充值钱包。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以数码形式发行的法定货币,2019年在深圳、苏州、成都及雄安新区率先推出测试;截至今年1月,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展至内地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

此次香港拓宽数字人民币试点,除了可在大湾区内使用,也可于内地其他试点地区,将便利在内地生活或者旅游、对内地支付有需求的香港居民。此外,前往香港的内地游客,也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在本地消费。

行业动态
  • 消费金融公司去年整体报喜

截至目前,30家已开业的消费金融机构2023年业绩情况均已发布,除了刚刚开业不久的一家公司之外,其余29家均实现盈利,最高增幅接近760%。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在去年保持了较高速的成长,不过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的马太效应明显,5家头部公司占据了行业六成以上的资产规模与净利润。30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共达到1.2万亿元,净利润142.32亿元。行业头部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排名基本保持稳定。【21经济网】

  • 安永报告:上市银行一季度经营压力延续,净息差已连续四年下降

5月14日,安永发布《中国上市银行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梳理了58家上市银行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降低0.81%,较去年同期下滑4.0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银行增速下降2.19%,较去年同期下降4.61%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已连续四年下降,2023年平均净息差1.69%,较2022年下降了25个基点,利息净收入较2022年下降2.98%,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营业收入方面,42家上市银行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726.55亿元,同比下降1.73%。大型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营业收入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2.22%和3.24%。

  • 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

近日,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开通投诉处理和纠纷调解两项功能。据介绍,消费者反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发生的民事纠纷问题,可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完成实名注册后即可登录使用。消费者可以点击“我要投诉”“我要调解”进行投诉、申请纠纷调解,银行保险机构、调解组织将通过平台受理相关诉求后及时与消费者联系处理,消费者亦可通过平台查询处理进度。金融监管总局表示,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作为行业基础设施,为金融消费者免费提供更加多元化、便捷化的诉求反映渠道和纠纷化解方式。通过搭建消费者诉求与金融机构的自动转接机制,提高投诉处理的“转、受、办”效率,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满足感。

企业动态
  • 李建江正式就任建设银行副行长

5月16日晚间,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4月15日,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李建江为副行长的议案。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现已核准其任职资格,李建江已正式就任。简历显示,李建江,1973年2月出生,1996年7月中国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学士学位,是高级经济师,并在国家开发银行系统内任职多年。【中国基金报】

  •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因工作调整辞任

5月16日,中国银行公告,本行董事会收到张毅的辞呈。因工作调整,张毅辞去本行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及本行副行长职务。【金融一线】

  • 徐登义任成都银行行长

5月13日晚,成都银行(601838.SH)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徐登义为公司行长,在任职资格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后正式任职。在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任职资格前,由徐登义代为履行行长职责。【WEMONEY研究室】

  •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辞任

5月14日消息,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刘珺已向公司董事会递交书面报告,辞去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委员、董事会社会责任(ESG)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任自 2024 年 5 月 14 日起生效。2024年4月30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公告显示,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工商银行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刘珺同志任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金融虎网】

  • 广发银行6041万股股份被挂牌转让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广发银行6041.131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2772%)被公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56421万元。据披露,股权转让委托方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金融一线】

  • 货拉拉进军助贷,还将上线个人经营贷业务

据悉,货拉拉已上线借钱业务,进军消费金融领域。除了消费金融,手握数张金融牌照的货拉拉,还将开辟经营贷业务。产品信息显示,货拉拉借钱产品名为“圆易借”,最高额度20万元,年化利率10.8%起,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放贷。据了解,货拉拉借钱业务上线已有一段时间,目前仅合作少量头部持牌机构,布局相对谨慎。【镭射财经】

  • 永雄集团彻底转型

在发布公开信,宣布放弃具体催收业务不到一个月后,湖南永雄集团已完成了相应的工商变更。具体来看,永雄集团将公司名称变更为“湖南永雄裕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变更为“软件开发”等业务,已不再包含“受银行委托对信贷逾期户及信用卡透支户进行函件通知、电话呼叫”等服务。【禾金财经】

  • 喜马拉雅助贷业务受证监会关注

5月14日,北京商报注意到,中国证监会官网日前披露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对应企业应向监管部门提交上市补充材料,其中喜马拉雅被要求就助贷业务等大类问题进行说明。

具体来看,证监会要求喜马拉雅补充以下信息:助贷业务的具体形式;是否涉及投入自筹资金作为贷款资金来源,是否属于金融或类金融活动,是否已取得必要的业务资质许可;是否涉及征信业务,并说明业务开展是否符合《网络借贷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暂行办法》规定,是否按照该办法第五条规定进行备案登记及取得相应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是否存在该办法规定的第十条禁止性情形。【北京商报】

  • 招商银行:将停止智能通知存款业务服务并办理本业务结息

5月14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因政策变化及业务调整需要,我行将对智能通知存款业务进行调整。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自2024年5月15日起,我行将停止智能通知存款业务服务并办理本业务结息,根据客户办理智能通知存款业务时签署的有关法律文件,将存款本息转入有关法律文件约定的账户,客户此前签署的智能通知存款业务的有关法律文件自2024年5月15日终止。【新京报】

国际动态
  • 欧洲央行关注金融业运用AI所涉风险

5月16日,欧洲央行表示,将监察金融行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科技后、对消费者及市场有效运作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欧央行在15日发表的金融业稳定评估报告内指出,金融业目前运用AI的程度仍处于初步阶段,主要涉及处理资讯、提升应对客户效率,以及应对网络威胁等范畴,但当局关注金融业倘若过度依赖AI所带来的风险。欧盟早已成为全球首个立法规管AI的地区,要求生成式AI开发商须提供相当的透明度。(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