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儿童身高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近日,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简称儿专委)主办的“儿童身高管理门诊医生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举行。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医疗院长罗莉漫介绍,国内7至18岁儿童身高标准目前为止最新的数据是2018年颁布的《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男生平均成年身高为171.5厘米,女生标准平均成年身高为160厘米。而这两个数值和2006年的标准相比都有所降低,男性下降了1.2厘米,女性下降了0.6厘米。“这个数据体现了孩子的普遍‘早长’已经影响了成年身高,这一数值也与家长的期望身高有距离。”罗莉漫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专委为了引领和规范“儿童身高管理服务门诊”向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更有效提升门诊医生的服务能力,于近日在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举办“儿童身高管理门诊医生高级研修班”,邀请儿专委副主任委员、儿童身高管理专家蒋竞雄博士教学团队和东区儿童医院身高管理门诊团队就儿童身高门诊服务的专业技能、服务模式、客户服务等进行系列化实操培训。

本次研修班旨在提升医疗机构医生及相关人员在儿童身高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未来,身高管理师通过专业培训获得认证,可协助家长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

据介绍,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对身高问题更多是从疾病诊疗的角度切入,例如长得慢排除是不是矮小症,长得快排除是不是性早熟等。蒋竞雄表示,“身高管理不仅是排除疾病可能,而是希望通过低成本、保健的方法做好健康管理,最终达到实现理想成年身高的目的”。

“我们应从宣传教育入手,提高家长对身高管理的认知,同时控制孩子的体重增长,延缓骨龄,以低成本实现身高的正常增长。”蒋竞雄建议,面对课业压力,运动、睡眠等条件相对难以保证时,家长可以从补充适宜的营养元素、控制体重,以及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和骨龄等方面入手进行身高管理。

罗莉漫介绍,目前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对身高管理建立了三级干预措施,分别为生活干预和控制体重、营养干预、药物干预。“未来,我们将探索更灵活的看诊模式,以适应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并继续开展科普教育和线上直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