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是宝宝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宝宝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变化。在这个阶段,一些看似异常的现象可能会让新手父母感到困惑和担忧。然而,这些现象通常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大约50%以上的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有效处理胆红素,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在7-10天自然消退。如果黄疸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需要就医并接受治疗。

(2)乳房肿大:许多新生儿生后4-7天会出现乳房肿大的现象,如蚕豆或核桃大小,这主要与新生儿刚出生时体内存有一定数量来自于母体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有关,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很快消失,而催乳素确维持较长时间,故导致乳腺增大。乳房肿大可能会让家长担心,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新生儿逐渐适应外部环境,乳房肿大2-3周会逐渐消退。在这个过程中,避免挤压或触摸宝宝的乳房,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问题。

(3)马牙:部分新生儿在出生时会在口腔上腭和牙齿边缘出现芝麻粒大小的黄白色颗粒,这是新生儿一种特有的短暂的生理现象,称为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4)新生儿红斑:有50%-70%的新生儿在生后1-2天,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散在分布,出现的原因不是很确切,很多家长看着很担忧,其实不必担心,这种皮疹不会引起孩子不适,1-2天后皮疹会自然消失。

(5)假月经:部分女婴由于生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突然中断,生后几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家长无需紧张,此现象会自然消失,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6)粟粒疹:由于皮脂腺堆积,在新生儿的鼻尖、鼻翼、颜面部,常可见到小米粒大小的黄白色皮疹,脱皮后会自然消失。

2.新生儿的照顾和护理

(1)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为新生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环境应该温暖而不过热,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噪音和刺激。同时,要确保宝宝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2)喂养和饮食注意事项:新生儿的喂养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安排。家长应该注意宝宝的吸吮和吞咽能力是否正常,是否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任何喂养问题,应立即咨询医生。

(3)皮肤和身体的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和身体需要定期清洁和护理。每天洗澡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和皮肤疾病的发生。注意加强脐部护理,同时,要定期更换尿布,保持宝宝的臀部干燥和清洁。

(4)预防感染和疾病传播的措施:新生儿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宝宝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同时,家长也应该定期洗手、消毒宝宝的玩具和衣物,以预防疾病传播。

(5)建立亲密关系和早期互动的重要性:新生儿需要与家长建立亲密关系,以促进情感和认知发展。家长可以通过抚摸、拥抱、亲吻等方式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同时,与宝宝进行早期互动,如说话、唱歌、读故事等,有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

(6)注意宝宝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新生儿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但他们会通过表情、哭声和动作来表达情绪和行为变化。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宝宝的变化,如有异常表现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7)定期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新生儿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以确保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家长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安排定期检查和接种疫苗。

(8)处理紧急情况或突发状况的准备和应急措施:新生儿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或突发状况,如窒息、严重出血等。家长应该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应急措施,并准备好必要的急救物品。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附近的医疗机构和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在必要时寻求帮助。

新生儿期是宝宝成长的关键阶段,了解和应对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是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共同责任。通过对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照顾和护理宝宝,促进其健康成长。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陈妮/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