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大汉奸丁默邨去赴宴的途中,情妇撒娇要买皮大衣,刚进店就看到2个陌生男人四处张望,丁默邨立马警觉起来,把一沓钞票扔在柜台上:“你挑吧,我有事先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七年前,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影片《色戒》一经上映便引起轩然大波,主人公易先生和王佳芝的故事至今还是人们茶余饭后乐于讨论的话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仅有1.8万字,但张爱玲足足写了25年,足可见作者对作品倾注了多少心血。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好的作品往往不会脱离实际。在现实中,最接近易先生与王佳芝的原型人物便是76号大汉奸丁默邨和国民党中统美女特务郑苹如了。

丁默邨与郑苹如的故事虽不似电影、小说中那般精彩,但也称得上惊心动魄。

郑苹如是中日混血,父亲郑钺早年留学日本,在那里认识了母亲,两人婚后有了郑苹如。郑钺非常爱国,在日本加入了革命团体,毕业后,他立即将妻儿老小带回了中国。

之后,一家人定居上海,郑钺在复旦大学当过教授,也在江苏高院当过检察官,在那个年代是妥妥的上流家庭。郑苹如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到十七八岁的年纪,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是无数男同学的“梦中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郑苹如是快乐洒脱的,她梦想着有天能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为此,她还把许多照片寄到上海《良友》画报,被杂志社选中做了封面女郎。

郑钺得知后却大发雷霆,他不同意女儿去做电影演员的想法,说道:“国将不国,眼下日本人就要打过来了,作为郑家儿女,你难道不该做些什么吗!”父亲的一番话使郑苹如醒悟过来。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郑苹如主动找到表哥陈果夫,表示愿意为抗战尽一份力。郑苹如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受父亲和家人爱国思想影响,二是她的未婚夫,国军飞行员王汉勋也上了战场。

陈果夫看着郑苹如说道:“眼下倒是有个去处,但是牺牲比较大。”

“表哥,只要能为抗战出力,虽死犹荣!”郑苹如坚定地说道。

就这样,郑苹如加入了中统。她外形美丽、精通日语,很快便在上海一众日军高官及汉奸头子群体中“闯出了一片天地”,为国民党高层窃取了许多情报。

1939年,郑苹如已经是一名出色的特工了,中统给她下达了更重要的任务,接近汪伪特工总部76号主任丁默邨,协助其他同事参与刺杀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默邨如影片、小说中的易先生一样,非常好色且生性多疑。不过,在一次晚宴上,当丁默邨看到肤白貌美的郑苹如的一双媚眼时,便深深沦陷其中,无法自拔了。

那晚下起瓢泼大雨,丁默邨绅士地送郑苹如回家。郑苹如赶紧向附近特工送去暗号。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丁默邨目送郑苹如下车后,自己却没有下车,而是示意司机抓紧离开。

计划失败,透过窗子,郑苹如落寞地看着丁默邨的车飞驰而去……

一个月后,郑苹如做了丁默邨的情人。在出色伪装下,郑苹如不仅没有引起丁默邨的怀疑,甚至在太太“捉奸”时,丁默邨还会毫不犹豫地挡在郑苹如身前。

同年12月21日,这天丁默邨约郑苹如出门去朋友家吃饭,郑苹如在家事先将丁默邨司机去的路线查好,她有了主意,立即通知上峰在西伯利亚皮草店动手。

“丁哥,上海实在太冷了,我们去西伯利亚皮草店买件皮大衣吧!”在去朋友家的路上,郑苹如依偎在丁默邨怀中撒着娇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默邨听罢皱起了眉头,这是临时加上的行程,要格外慎重才是。但看到郑苹如娇滴滴的样子,丁默邨心软了,路过西伯利亚皮草店,他示意司机停车,郑苹如挽着他的手走进了皮草店。

出于工作习惯,丁默邨刚进店就开始四处观察,看到有两个陌生男子一直看着两人,便留了个心眼。郑苹如挑完衣服,准备付款时,丁默邨见两个陌生男子还在店中,通过门外看去,路上安静得可怕。

“不好!”丁默邨心里一沉,转手在柜台上扔下了一沓钞票,对郑苹如说道:“钱我放下了,你随便挑,我有事先走了。”说罢,便匆匆钻进汽车扬长而去。

郑苹如第二次刺杀计划失败了,她的身份也暴露了。丁默邨立刻变换了一副嘴脸,命令左右将郑苹如关起来,严加审问,郑苹如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知道。

丁默邨恼羞成怒,下达了秘密处决郑苹如的命令。1940年2月一天晚上,郑苹如英勇就义。郑苹如牺牲四年后,她的未婚夫王汉勋也为国捐躯,牺牲在了战场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汉奸丁默邨抗战结束后,贪生怕死,为求自保与陈立夫“搭上了线”,蒋介石得知后,命令处决丁默邨。1946年7月,丁默邨在南京执行枪决,结束了罪大恶极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