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件事我几乎每年都写,一是汶川地震,二是9.11,这些都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其实我最念念不忘的是徐州那个女人,以及关心那个女人的女人,但是今天就只说汶川吧。

关于汶川,除了悲伤还是悲伤,我知道很多东西都被删掉了,但删不掉的是死亡,是悲伤,是记忆,是悲伤,而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已经开始淡忘,而经历了地震的那代人,也正在凋零,他们的后代,因为和那场灾难隔得遥远,已经不再记得,或者说不想记得那些事,更多的人也在日复一日谋生的梦里淡忘了那些断壁残垣里的血色旧梦。

2021年我以旅者的身份再到北川,看到空无一车的停车场,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一路遇到好几拨摩友,停车休息之时大家交流一下彼此的目的地,除了我,再没有人去北川,有四个山东摩友,听说我去北川,有点儿意外,其中一个说,一堆破砖烂瓦有啥看的?

一时间噎得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我要是说实话必定衬托出他的冷血,但是不说话或者说违心话,我又做不到,想了想我说:那场地震,是咱们这个民族的大难,再说我也曾参与过救援,所以想来看看……他们彼此对视一眼,再没人接我的话。

到了北川停车场,只有两个保洁人员,我问他们咋这么冷清,保洁员指指停车场的牌子说:停车费都没得收,牌子收起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问她为啥人这么少?她说:我们本地人有亲戚朋友死在这里的,当然会有人来看,不然也不想来,你们外地人,就是来看看倒掉的房子的……这里阴气太重,没人愿意来,你想啊,多少人压在那些房子里没出来?

“多少人压在那些房子里没出来?”这话想想就让人在烈日之下感到寒意彻骨。

阿姨还说,死好多人,很多人害怕的,所以来看的人少。我心想:坑人害人的,不都是活人么?

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国人却极忌讳讨论死亡,畏惧鬼的存在,回避类似的话题,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神论者,也无所畏惧,不管在食品里添加科技与狠活儿,还是给妇孺一个过肩摔,或者锤爆摊贩的脑袋,都可以毫不犹豫、毫无畏惧、毫不害怕“报应”这个东西,但是几乎所有这样做的人,都害怕鬼,害怕死亡,甚至连死者坐过的地方都不敢坐。

中国人不怕神、仙、佛,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神、仙、佛是救人的,是行善的,但是鬼往往是来索命的,而且鬼啥都知道,你骗不了他,还大多面目狰狞。

国人不但不怕神、仙、佛,往往还欺骗它们:贪官拜佛求佛保佑他升官发财死老婆,杀人越货的黑社会头子拜关二爷求关二爷保佑他杀人杀得顺利,抢钱抢得顺利,自己还能长命百岁。

昨天的文章里我刚说了爱的教育、性的教育、死亡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教育里,都是比较缺失的,但忠诚教育和感恩教育如影随形,如今看来还有一种教育是自然形成的,那就是对鬼的敬畏,深深刻在国人骨子里,对一个多数人信奉无神论的民族如此敬畏鬼,我颇为不解。

外地人只知道北川新城和老城,其实老城还分新区和老区,而多数人去的是新区,我徒步穿过老城区到达新城区,巨大的悲伤让我说不出话,似乎能看到那些被压在废墟中影影绰绰的影子,他们在哭喊,或者已经无声无息。

我安静的走着,看着这些残垣断壁,耳边只有知了的鸣叫,但是这种安静太凝重,让我呼吸沉重。

再造北川的计划我认为非常合适。先不说清除建筑废墟和清理旧地基是极其耗时耗力耗费巨资的事情,单只是想起自己住的房子下面有多少曾经鲜活的生命,这个心理压力就难以承受。
以下照片由我在北川老城新区和老区拍摄,很多亲临现场的近距离特写,请不要问我是怎么拍摄到的,我也不建议你今后有机会去北川的话像我这样去拍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进入这个门,路面就非常烂,完全是非铺装路面,应该是地震所致,好几次我被对向行驶的车溅一身泥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这个酒店是北川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看看废墟之上的蓝天,蔚蓝清澈到让人心疼,可是我只感觉到烈日灼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北川的前世今生

上图:这是一幢5层高的楼,可以看到地震落石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这是一幢5层高的楼,可以看到地震落石有多大。
上图:遗址的很多建筑物都进行了加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遗址的很多建筑物都进行了加固。
上图:部分地震损毁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部分地震损毁车辆
上图:曾经的北川烟草专卖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曾经的北川烟草专卖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进入特写镜头部分,我很确定这些照片你只能在我这里看到,因为这些建筑是被禁止进入的,属于高度危房,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墙体裂缝,我没敢继续爬楼梯,站在门前我鞠了一躬,然后敲敲门,推门而入,就此还原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那个下午的一场噩梦。

上图:入户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入户门
上图:客厅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客厅1
上图:客厅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客厅2
上图: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厨房
上图:卫生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卫生间

接下来让我看到了令人忍不住泪水的情形,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估计是她的家人幸免于难,然后回到了这里来摆放了她的照片,或者有跟我一样的人从地上捡起了她的照片摆在这里,看着女主人的照片,我心里默念:愿你安息,

拍这张照片之前,突然发现左边有人看着我,这一惊非同小可,定睛一看,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户人家的门口,已经出了门的走廊里,我发现了很多书,估计这家有个爱看书的孩子,地震逃命还要带上自己的书,书上灰尘非常厚,而且这地方潮湿,灰尘居然用手无法掸掉,我用鞋子使劲蹭,用手套擦,终于看清是一本安妮宝贝的《二三事》,封面上有一句话:

“喜欢丰盛而浓烈地活,即使是幻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那场地震,我想说的很多,包括对隶属不同部门的各种建筑物的损毁程度,我都做了拍照分别,而遇难者名单的牌坊,见到的最多的公安、电信、邮政等部门,普通老百姓的,一个都没见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汶川我曾写过多篇,都只能泛泛而谈,本篇也是如此,我想说一句:面对灾难,事前预防永远好过事后救援,而事前预防,当然也包括过硬的建筑质量和平日里对民众的灾难应急培训。

接下来的这些照片来自中国摄影出版社《汶川地震十年》一书,作者邱焰)

上图:2008年5月22日,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8年5月22日,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
上图:2008年5月24日,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一所幼儿园被震裂的壁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8年5月24日,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一所幼儿园被震裂的壁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汉旺镇雕塑

上图:彭州市通济镇,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和他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彭州市通济镇,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和他的家
上图:通济镇,一个家庭清理出来一块地方放置婴儿车,让孩子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通济镇,一个家庭清理出来一块地方放置婴儿车,让孩子玩耍
上图:5月22日,绵阳火车站,7岁的梁珂馨受了重伤,妈妈在亲吻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5月22日,绵阳火车站,7岁的梁珂馨受了重伤,妈妈在亲吻她
上图:2009年5月11日,北川老县城,图中数字用鲜花拼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9年5月11日,北川老县城,图中数字用鲜花拼成
上图:2009年5月11日,北川老县城,前来悼念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9年5月11日,北川老县城,前来悼念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9年5月11日,北川废墟,图中字为——朱亚兰:姐姐、爸爸、妈妈想你,我们永远爱你。

愿天堂之上的朱亚兰能听到亲人对她的思念。

上图:2009年5月11日,北川,两名女性在哀悼遇难的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9年5月11日,北川,两名女性在哀悼遇难的亲人
上图:2009年5月14日,四川省人民医院,19岁的代国洪在走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9年5月14日,四川省人民医院,19岁的代国洪在走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8年5月23日,绵阳火车站,地震中受重伤的龚悦被截肢,那年她1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09年5月7日,绵阳,19岁的幸存者龚悦拿着1年前的照片,这时她是北川中学学生,正准备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14年5月5日,幸存者龚悦,24岁,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校档案管理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2018年4月10日,绵阳市高新区,幸存者龚悦,28岁,拿着4年前拍的肖像,现在的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

我看过很多纪念汶川地震幸存者的照片,我从来没有在他们脸上看到过笑容,

就像上面的龚悦一样,总是脸上写满忧伤,眼里是哀戚的目光,我想,他们生命中的一部份,可能已经被那些沉重的废墟压住了。

龚悦当妈妈了,我们应该为她感到高兴,还有无数个龚悦和她们的孩子汇聚成希望——人们不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有了希望,而是因为心怀希望而要了孩子,所以,一个民族要想有未来,不只是要有族群的繁衍,更要让活着的人能看到希望,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