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短短几日,上十万的理赔款全部给清了,本以为我会落下终身残疾,但现在有钱治了……谢谢法官,谢谢调解员!”铁厂镇某村民张某紧握住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这是2024年1月20日,镇安法院联合司法局在春节前夕慰问困难群众时的感人一幕。时隔半年,速裁法官依旧对张某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记忆犹新,并在随后的速裁调解工作中,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什么是“让诉讼到我为止”和如何“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司法理念。

据悉,今年以来,镇安法院立案庭立足全院诉源治理工作大局,不断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五字诀”联合多方、力推调解、统一效果,创新助力诉前调解工作再攀新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活“联”字诀,合力化纠纷

“有了法官的指导,我们的调解工作更专业了,心里也更有底了,现在愿意通过调委会调解解决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特邀调解员方某说道。他几天前还在为一起农村盖房致人残疾的健康权纠纷发愁,双方分歧很大,久调未果,处理不好便会引发信访。但在法官的指导和联合调解下,据实计算赔偿金额,结合一方偿还能力与过错程度,最终达成调解并全部履行。此时特邀调解员方某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

要真正减少诉讼案件的数量,部门联动资源共享是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优选。自去年以来,立案庭积极同县司法局、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部门对接互联,联合签发规范文件6份,构建了法院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全方位联调联动机制,让民间借贷、医疗、涉企、拖欠工资等类型化、群体化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同时杜绝衍生民事、执行案件的产生。

用好“调”字诀,矛盾不上交

“调”字诀一语双关,指协调各方以情促调,确保矛盾就地化解。速裁中心以“陈新喜”调解工作室为依托,加强与司法局的业务对接与指导,整合人民调解和律师调解资源,邀请专家、乡贤、教师等特殊群体组建强大阵容的调解团队,共同参与、促成和解。对平台分流的案件,依照案件难度系数指派人民调解员,对系列案件和类型化案件,集约高效办理,充分节省当事人诉讼成本。2024年1至4月,立案庭通过诉前分流成功调解民商事案件171件,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为48%,各项指标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瞄定“优”字决,服务心贴心

“线上调解太方便了,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当庭兑现!”视频调解里的王某高兴地说,这份喜悦源于他起诉方某偿还借款的案子,从达成调解到兑现全部借款6万元仅用一天时间。类似王某这样当天调解当天兑现的民事案件仅仅是速裁中心每天办理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个缩影。

快立、快审、快调,以最优质的诉讼服务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一直是镇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增效的题中之义。近年来,速裁中心通过视频、微信、平台等方式线上调解案件935件,全面畅通案件快立、快调、快结“绿色通道”,建成集“咨询接待、网上立案、诉前调解、司法确认、速裁速执”为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站,为诉源治理工作提供了充沛的技术和硬件支撑。

“只要当事人存在回乡调解的困难,我们就主动建议他们线上调解,耐心指导他们如何线上签字,不要怕麻烦,只要能方便人民群众的一点一滴,我们都要主动去尝试、去落实……”立案庭庭长韦霞经常在每周的例会上这样强调。今年一季度,立案庭共线上线下接待各类法律咨询、案件受理、查询等服务1200余次,诉服质效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位居全市前列,诉讼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更加强烈。

引入“确”字诀,保障胜诉权

“本来还担心钱没要回来,先要垫付一笔诉讼费,现在好了,法院一确认,不但省了诉讼费,被告还能按期还了款,司法确认真是把我们这些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考虑到了呀!为你们的工作点赞!”刚办理完司法确认的某公司负责人刘某,专程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如果说人民调解是诉前调解的生力军,那么司法确认就为人民调解赋予了法律的强制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胜诉权。今年一季度,立案庭共办理司法确认案件8起,敦促被告按期还款的同时,减少了执行案件的数量,妥善维护了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终局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现“一”字诀,纠纷一次了

小案不小办、纠纷一次了。”这是速裁团队办理每一起案件时都坚守的工作理念。今年一季度,速裁团队共调解矛盾纠纷171件,人均结案天数不足1天。对于小额的欠款、欠薪和工伤等纠纷,均能促成当场兑现,让群众的纠纷只跑一次路,纠纷一次了,矛盾不上交。今年5月以来,速裁中心共兑现当事人案件款达86.78万元,有效降低执行案件的申请率,真正实现了“调解一案、化解一片”的目标,强化了“案件终结者”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镇安法院立案庭将继续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以“五字诀”撬动诉前调解新动能,稳步助推全院诉源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文中张某、方某、王某、刘某为化名)

稿件:刘 莎 审核:程光文

签发:项力奎 编辑:张礼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