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航天发展飞快,港媒泼了个冷水!

据《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空间站的巡天望远镜,作为中国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科学设施,将面临进一步推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官方媒体报道是2023年底发射,现在推迟到2026年底。

他们并给出相应的证据,比如从最近杭州举行的中国空间站科学会议上泄露的幻灯片能看出来。

值得一提,这是巡天望远镜的第二次延迟。

此前,北京国家天文台的项目科学家詹虎在《科学美国人》杂志透露,巡天望远镜的发射时间从2023年底,推迟到2025年中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可靠消息称,目前巡天望远镜的主要部件已经完成,正在接受严格的性能测试,最终的飞行模型将于明年秋季组装完成。

中国巡天望远镜

那么,中国巡天望远镜究竟有多牛?

这么说吧,它是中国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科学设施。

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高,重达十几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巡天视野比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大300多倍。

这意味着,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覆盖更广阔的天区,进行高效的天文观测。

举个形象的例子,在同等条件下,哈勃望远镜能看到一颗星,那么巡望远镜可以看到300颗星。

没错,就是这么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巡天还配备了一台具有2米口径的光学系统,再加上一系列最先进的探测器加持,能够捕捉微弱的星光和远距离的天体。

而说到巡天的探测器,非常有意思。

哈勃望远镜相机的探测器,只有手掌般大小,但巡天模块的主焦面由30块探测器拼接而成,每一块都比哈勃的探测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18块探测器上设置有不同的滤光片,可以获得宇宙天体在不同波段的彩色图像。

另外12块探测器,则用于无缝光谱观测,平均每次曝光可以获得至少上千个天体的光谱信息。

总像素更是达到25亿,是哈勃探测器1600万像素的好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巡天望远镜发射深空后,将运行在约4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重点开展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巡天观测。

同时,巡天模块每次曝光时间约为150秒,对于巡天中的每个观测天区会进行两次曝光,可以获得低至26星等左右的天体图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要比人眼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恒星,还要暗上1亿倍。

天文上一般以星等表示天体的明暗,星等越大表示天体越暗,每相差5个星等,天体之间的亮度相差10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观测深度上,巡天可以获取到17500平方度天区的多色成像数据,以及同样天区的无缝光谱数据和深场,有助于全面了解天体的性质和演化过程。

还有,从角分辨率或成像质量上讲,巡天望远镜最高达0.15角秒,和哈勃望远镜的0.1角秒相去不远。

此外,巡天望远镜还采用了Cook型离轴三反射光学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美国的哈勃望远镜双反射镜系统,巡天增加了一个折转镜便于实现不同光学载荷之间的切换、调焦和精密稳像等功能。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探测效率和精度,也让中国太空望远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线。

目前,由于缺少海量的观测数据,人类在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和超大质量黑洞形成和演化、系外行星等天文领域和基础物理领域的研究都存在着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巨大数据库的支撑,就无法为验证相关理论的真实性提供确凿无疑的证据。

而这次,中国的巡天望远镜无疑给中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与哈勃区别

之前美国的哈勃望远镜坏了,都需要人工上去修理。

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初的观测中,科学家发现哈勃的主镜存在光轴不正的问题,导致成像质量严重下降。

这一误差是由于镜面在研磨过程中出现了微小的偏差,导致图像模糊不清。

于是在1993年,美国人进行了第一次维修,安装了一个光轴校正装置,使其成像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又陆陆续续的在1997年、1999年、2002年、2008年、2009年,又进行多次维修。

大家可能不知道,每次维修任务都面临巨大的技术和操作挑战。

不仅需要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复杂而精密的操作,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和高成本。

据说惊心动魄的场景,足以拍成一部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说,为什么2009年之后不修了?

因为哈勃的轨道距离空间站太远,每次维修都是靠航天飞机,后来航天飞机淘汰了,哈勃进行维修的唯一工具也就没有了。

而中国的巡天望远镜,则不需要这么麻烦。

据悉,巡天望远镜在平时观测时远离空间站共轨飞行,也就是与中国空间站保持一定的距离,独立在近地轨道上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望远镜的观测不会受到空间站活动的干扰。

当需要补给或者维修升级的时候,望远镜会主动调整轨道,跟空间站对接,然后进行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可以通过航天员的操作,对后端的仪器及前面主光学系统的一些组件进行更换升级,有的还可以运到实验舱内进行维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巡天望远镜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关键组件如探测器、光学系统、数据处理单元等可以独立拆卸和更换。

这样一来,不仅大大简化了维修过程,而且维护费用也低很多。

结尾

虽然说,这次中国巡天望远镜再度延迟发射上空,可能令很多人有点失落。

但这并不是坏事,俗话说好饭不怕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任何太空任务都涉及巨大的风险,延迟发射可以进一步检查和测试所有系统,确保在发射和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致命的故障。

而依照中国航天人的严谨态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巡天望远镜将会在未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