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海口报道

2022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榴莲,金额超过466亿元人民币,几乎是2021年的1.7倍。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对这组数据感到既惊讶又好奇,“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在自贸区框架下从2003年就开始零关税,但近年更多的榴莲进入中国市场,这里面究竟和RCEP的规则实施有多大程度相关?”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组成了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当中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最关键内容是减免关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提高。

两年来,RCEP的实施效果如何?5月19日,在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4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上,中改院课题组发布了《以提升规则利用率为重点释放RCEP红利——2022—2023RCEP实施初步评估》(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RCEP红利开始有效释放,且对东盟和欠发达经济体的效应更为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RCEP规则利用率总体偏低,成为RCEP全面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在贸易投资、企业规则利用率提升、政策实施等方面着力,以推动形成RCEP区域共享红利、共促发展的新格局。

“RCEP是一个年轻的协议,实施的时间也比较短,潜力释放也比较缓慢,区域国家对这个协议的认识和了解,还有一个过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认为,不少企业并不完全明白如何利用RCEP协议,一些政府对执行协议提供的服务还不到位,此外国际大环境的复杂演变和地缘政治的影响,阻碍了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影响区域国家经贸合作的情绪和意愿。

原产地规则利用率呈现地区不平衡

从贸易投资效率来看,RCEP生效实施带动区域贸易投资增长效应开始显现,尤其是对东盟的贸易促进效应较为明显。

报告显示,从2022年和2023年对2021年的增幅看,RCEP实施后对东盟国家带来的贸易增长效应总体上大于RCEP其他成员。从2022年数据来看,老挝、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四个东盟国家的贸易增幅位列前四。

与此同时,RCEP的实施也有力促进区域内投资增长。2022年,RCEP15个成员吸引外国直接投资53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对外直接投资5774.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

不过,报告也揭露,RCEP原产地规则率仍需提升。从地区看,中日韩间贸易对RCEP的利用水平较高,但其与东盟贸易的规则利用水平不高。以中国为例,经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企业出口规则利用率为3.56%;进口规则利用率为1.03%;2023年分别上升至4.21%和1.16%。

而在东盟国家中,根据越南工商会数据,2022年,越南对RCEP区域的出口总额为1465.02亿美元,越南RCEP享惠出口额达9.8亿美元,RCEP出口规则利用率为0.67%。这一水平低于2022年越南对自贸协定的平均出口利用率(33.6%)。其他国家中,泰国2022年在RCEP项下的享惠出口额为9.95亿元,出口利用率为1.9%;马来西亚享惠出口货物仅占其对RCEP市场总出口的0.07%。

因此,会议一个重要的讨论焦点在于如何以提升规则利用率为重点释放RCEP红利。

以中国2023年享惠情况为例,若企业对RCEP成员出口的规则利用率达到韩国企业对日本出口的规则利用率(即68.1%),在同等区域内出口总额下,中国享惠出口额可达4.37万亿元,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额预计可从40.5亿元上升至650亿元;若中国对RCEP成员进口的规则利用率达到韩国对日本进口利用率水平(37%),在同等区域内进口总额下,享惠进口额可达到2.29万亿元,预计减让税款可从23.6亿元上升至600亿元。

从韩国的经验来看,RCEP生效实施后,政府部门与民间委员共同商讨了提高RCEP利用率的方案,比如结合韩国内各地方重点产业和RCEP重点产品,对还未利用RCEP的企业提供集中支持并跟踪后续效果,了解RCEP对企业销售、出口带来的作用,并与关税厅等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利用RCEP共同指南》。

商务部原副部长、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认为,亚洲国家需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树立好榜样。他建议,推动RCEP与CPTPP高水平融合;推动RCEP成员之间的无纸化贸易;RCEP成员立即实施WTO的《投资便利化协定》。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也表示在RCEP中加快推动数据跨境流动,需要加快探索数据出境便利机制,提升数据流动的效率与安全性;积极探索新兴数字业态发展,打造国际数据服务产业集群;建立数据跨境流动跨部门机制,形成协同治理模式等。

在产业链变局中展开合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RCEP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尽管东盟一些国家原产地规则利用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报告也指出RCEP生效之后,RCEP各成员享惠指数前5名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这两者的反差一方面反映RCEP作为大型综合性的自贸协议,原产地规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还包括其他各个方面规则的落地和实施,另一方面也说明,客观上受制于多方面原因,RCEP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曾预测,到2035年,RCEP将使区域投资累计增长1.47%。也有分析预计,到2035年,RCEP将使得柬埔寨出口增幅达30.82%,老挝、缅甸等成员的出口增幅也都在10%以上。

从区域内的产业合作来看,RCEP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区域内中间品贸易的规模增长反映了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建设的成效。

报告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RCEP所有成员的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实现了正增长。RCEP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约64.5%上升至2022年的约65%和2023年的约66%。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俄乌冲突以后,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性的调整,全球产业链发生调整。但实际上,过去两年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仍是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最快、投资项目增长最快的地区,当中凸显了中国经济超大规模性的优势。

“中国经济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基础工业。举例来说,中国钢铁工业产能占全球54%,铝产能占全球60%,石油化工产能占全球34%,这些都是工业的基础原材料,产业链是在基础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它的上游地区就是上海合作组织和海湾国家,下游地区就是RCEP国家,也就会发现产业链实际上是在拉长,中间品贸易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是供应链产业链的一个变化。”因此,曹远征提出,扩大贸易合作相应地在中间品贸易增长的情况下RCEP原产地规则也需要有新的考虑。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清华大学和外交学院正在进行一项尝试,通过在新加坡注册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组织的非营利机构,推动中国的电动汽车走向东盟,开展全产业、全生态的合作。

“在这样一种合作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产业布局外,我们更想通过开源科技,特别是数据的开源,使得传统的垂直的分工变为更加平行的或者是网络化的分工,我想这样一种新的产业的形态,可能使我们企业对于自贸协议可以有更好的认识。”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表示。

内部还有许多机制需继续完善

尽管RCEP的实施叠加了经济周期以及全球贸易环境演变的影响,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原部长赵晋平认为,RCEP规则的有效性还要在过渡期后通过一段较长时间来显现。

“比如大家最关注的原产地规则过渡期是10年,虽然原产地规则的制度设计非常具有吸引力,但企业还无法实现RCEP原产地规则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企业自主声明,这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申请原产地证书的成本,而且企业的核定无论是从范围还是标准来说都是非常严格的。”因此,赵晋平建议,RCEP内部还有许多机制需要继续完善、继续提升,应该实现每过三年左右时间进行重新谈判,对遗留问题找出如何解决办法,并且就一些未来的方向进行共同的探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着眼未来,超越传统自贸协定,共建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为基础、以规则标准对接为依托、以人文交流为保障的RCEP区域大市场,是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建高水平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选择。

具体的措施比如,推动RCEP原产地规则由“部分累积”向“完全累积”升级;实现由“国别关税减让”向“统一关税减让”过渡;以部分成员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审议为契机,协商缩短投资负面清单限制措施,推进农业、制造业等成熟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在监管一致性、国有企业与指定垄断、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绿色发展等领域探索更高水平的开放标准等。

“未来10-15年,中国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贸易结构等领域的经济结构转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为促进RCEP区域经济增长、共建高水平的RCEP区域大市场注入重要动力。”迟福林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地处RCEP中心,且具有最高水平开放政策与制度优势,有条件成为中国制度型开放新前沿,有条件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重要基地,有条件成为中国连接RCEP区域大市场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