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皇帝朱元璋,1368年降生于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户贫苦农家,祖籍金陵句容(隶属于通德乡,今江苏句容),世代居住在朱家巷,以务农为生。父亲是朱世珍,母亲是陈氏。他在家中排行第四,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因此被唤作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尽管朱元璋自幼聪慧机敏,父母也支持他去私塾念书,但由于家境过于贫寒,他不久后便辍学了。

虽然朱元璋读书不多,但他自幼聪颖过人,有很多趣事,从以下四件小事中的两件便可窥得一二。他最钟爱的“扮皇帝”游戏,没想到后来竟假戏成真。接下来,一起看看他有哪些童年趣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烤吃地主家小牛

朱元璋十岁那年,家中的土地被地主夺去。十三岁时,租种了一个名叫刘德的地主家的土地。然而,刘德却是个刻薄无理的人,一年下来,朱家欠了他许多钱。

为了生计,朱元璋十四岁时便开始为刘德放牛。由于刘德十分吝啬,常常不给他们饭吃,朱元璋和伙伴们经常饿着肚子。

有一天,朱元璋和他的小伙伴们没吃早饭像往常一样到山上放牛。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大雨,他们不得不找地方躲雨。他们找到了一个山洞,决定在那里避雨。可是,雨一直下个不停,他们在山洞里等了很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元璋和小伙伴们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他们感到非常饥饿,但他们没有带任何食物。想尽各种办法,都没有找到吃的。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时,朱元璋突然站了出来。他向一头最小的牛走去,用绳索把牛的前后脚都捆住,对小伙伴们说:“我们把牛烤了吃吧,这样我们就不会饿肚子了。”小伙伴们一开始有些犹豫,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惹麻烦。

但最终,他们的饥饿战胜了顾虑,他们决定一起烤牛吃,纷纷拿起手中的砍柴斧、石头等武器向这头牛砸去。一想到马上就有牛肉吃,伙伴们都干劲十足。很快,这头牛就被剥了皮,并被大卸八块。他们就地取材,捡些干树枝和枯草当作柴火,将刚才弄好的牛肉烤了起来。没过多久,这头牛就被吃得只剩头和尾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完后他们才意识到:少了一头牛,没法向地主交代。这时,朱元璋很冷静地说:“这是我出的主意,后果我一人承担,大家不必担心。”朱元璋让他们把牛头牛骨深深埋入地中,牛尾巴插入岩缝里,保证不露痕迹,不会被其他人发现。

雨停后,朱元璋和小伙伴们若无其事地赶着牛回到了地主刘德家。地主质问小牛哪里去了,朱元璋说小牛钻进岩缝里去了,他实在是拉不出来。刘德不相信他说的话,把朱元璋打了一顿,赶出了家门。

朱元璋虽然丢了放牛的活儿,却在这件小事中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从此在伙伴中树立了威望,赢得了人心。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帮助朱元璋创立了大明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拔人秧苗

朱元璋曾帮舅舅家放牛,因为贪玩导致牛吃了舅舅家的秧苗。为了避免被责骂,他拔了别人家的秧苗来填补,结果舅舅家的产量提高了一倍。后来,朱元璋把这件事告诉了刘伯温,刘伯温通过实验发现了种植的产量比撒种高。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他下旨全国统统改为栽种,使粮食产量得到了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扮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