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罗斯再度示好,提出"重新合作"的可能。但其PD-35发动机研制进度缓慢,技术实力更是远逊于中方自主CJ-2000发动机。这种虚伪的"承诺"难逃中方审慎把关的火眼金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强者:C929研制迈上"快车道"

事实上,中国自主研制C929大客机已然提速。中国商飞公司表示,C929正处于详细设计阶段,首架机身中段将于2027年交付,全面投产在即。

而在发动机研发上,中国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国产CJ-2000发动机通过测试,拥有强劲动力。此外,通用和罗罗的先进发动机也在备选之列。可以说,中国已为C929客机的国产"中国心"蓄足了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机工业"中国芯":填补国内外空白
不难看出,C929必将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突破,对于填补国内外宽体客机市场空白意义重大。280-400个座位、航程12000公里的C929,必将在远程民航客运领域竞争力倍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重要的是,C929的成功将标志着中国在飞机工业的"自主可控"理念全面实现,打破了外国垄断,也为其他制造行业树立了"中国芯"自主创新的范本。
"硬骨头"未除:航空材料面临考验
然而,C929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俄方在复合材料等航空新材料领域的滞后发展无疑体现了"硬骨头"没有啃下。事实上,材料工艺一直是制约中国航空发展的"紧箍咒"。

只有在素材、工艺等方面持续创新攻坚,中国航空工业才能真正做到"国产自主可控",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机明星产品。在此,C929将是中国航空梦的试金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强国梦想:C929将成为中流砥柱
总的来说,C929标志着中国民航工业迈向自主可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作为"中国芯"的载体,C929将成为中国实现航空强国梦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