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通讯员 黄璜 邱萌

5月19日,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发布会在武汉汉阳正式召开。活动上,作为中国三大清香名酒之一的黄鹤楼酒,其汉汾酒酿造技艺获得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授牌,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也在活动中正式发布。

据悉,黄鹤楼酒是湖北唯一中国名酒,也是中国三大清香名酒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成熟的酿造技艺,蝉联两届“中国名酒”,同时也是南方唯一清香名酒。自2016年回归清香以来,黄鹤楼酒“动作”不断,在清香赛道上不断发力。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暨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发布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暨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发布会现场

当日上午,黄鹤楼酒重磅发布《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品质管控纲要》,该纲要系统性地从严工艺、优化流程、完善标准。主要包括五大体系,分别是原粮品质管控体系、制曲品质管控体系、酿酒品质管控体系、酒体品质管控体系、全生命周期品质管控体系,强化了从“原粮”到“原浆”的质量闭环。

黄鹤楼酒不懈致力于南派大清香的科学内涵表达。近年来,黄鹤楼酒与武汉4大高校合作5大类产学研项目,研究黄鹤楼酒产区表达及健康风味双导向,围绕“微生环境”“酿造原料”“独特酿造工艺”“酿造功能微生态”“风味指纹图谱”“饮用舒适度”六大维度做基础理化分析,获得大量科学研究成果,助力塑造黄鹤楼酒独特的南派风格。

《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授牌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授牌仪式

“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的发布,就是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品质的量化和可视化,使消费者对黄鹤楼酒‘醉得慢、醒得快、清净柔’的特点‘看得见,品得到,忘不掉’。”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说,“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发布,标志着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品质工艺体系达到成熟化和系统化。

《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品质管控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黄鹤楼酒坚守长期主义、品质主义、消费者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黄鹤楼酒对自己的刚性约束,更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

在本次活动上,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被授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阳迈出坚实步伐,以产业化发展“活化”非遗技艺传承和保护,助力“中华老字号”历久弥新。

《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品质管控纲要》正式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品质管控纲要》正式发布

据悉,近年来,汉阳区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每年高标准完成全区34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和登记信息年度核查,并首次编制汉阳区长江流域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名录;并加强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指导完成了省级文保单位古琴台修缮保护工程;修复圣母堂并指导开展“中法文化之春”“汉阳把秋天唱给你听”等活动,规范推进共勉街牌坊迁移保护,助推汉阳古城风貌区建设。汉阳区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三年来各级非遗名录不断壮大,国家级非遗项目由3项增加到4项(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市级非遗项目由12项增加到13项(黄鹤楼汉汾酒酿造技艺)、区级非遗项目由62项增加到68项;省级非遗传承人由1人增加到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由9人增加到14人、区级非遗传承人由19人增加到29人。2023年叶开泰中医药文化园“国医+文旅”融合发展实践项目获省级“非遗+旅游”优秀案例。

“技术一直在创新,品质不改变,代代相传的技艺和工匠精神是黄鹤楼酒的坚守。”黄鹤楼酒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新路径,从文化、市场、消费端培育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活化”汉阳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新汉阳造”品牌,让黄鹤楼酒永久清逸飘香。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