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吴昌硕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安吉县彰吴村。他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数朝,再入民国,卒于1927年,终年八十四岁。 作为近现代最为重要的书画家、篆刻家之一,是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坐标式的人物。

他一生名号颇多,初名俊、俊卿,中年后署名苍石、昌石、昌硕,别号有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石尊者、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七十岁后又署聋公、大聋等等。

他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玉兰

吴昌硕,纸本设色,174.8×47.5cm ,清代

原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玉兰花依石而开的景致。白描的玉兰与墨染的山石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相互依托,虚实相生。

兰、石以金石篆籀的笔法入画,浑厚老辣的笔墨融入简率疏野的写意花鸟画格之中,营造出“豪放而馨香”的绮丽效果,与图中苍劲有力的书法相映生辉。此幅当属诗书画有机结合的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竺水仙

吴昌硕,纸本设色,174.8×47.5cm ,清代

原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又名《群仙祝寿》。图绘天竺、水仙。构图颇具匠心,水仙顺坡生长取斜势,而参差错落的天竺直、斜之姿兼备,使画面富于变化,情趣盎然。

水仙的叶片以墨笔勾线,石绿填色,浓厚的色彩增添了鲜活的生机;高挑的天竺则以写实手法点染而成,其艳丽的嫣红色与水仙的绿色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色彩明亮却不俗艳。此作是吴昌硕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

菜蔬果品如竹笋、青菜、枇杷、石榴、金桔等也都入画,极富生活气息。其果蔬风格,色墨并用,浑厚苍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葫芦

吴昌硕,纸本设色,174.8×47.5cm ,清代

原作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葡萄、葫芦。葡萄花叶浓厚、气格饱壮,呈现出泼辣刚健的气势。鹅黄色葫芦艳丽明快,在墨色厚重的大片叶子的衬托下十分鲜亮夺目,呈现出勃勃生机。整幅画面气韵生动,墨趣横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瓜

吴昌硕,纸本设色,174.8×47.5cm ,清代

原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绘苦瓜,有苦尽甘来之美好寓意。藤叶繁茂,攀枝而上,硕果挂满枝头。构图别出心裁,设色艳而不俗,笔酣墨饱,浓淡有致,为吴昌硕写意花果代表作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贵吉祥

吴昌硕,纸本设色,1902年

私人收藏

此幅水墨彩色蔬果图,设色浓丽,色墨并用。画面中花卉的水分及色彩调和恰到好处,红黄相间,笔墨酣畅。再配上几颗金桔,既有吉祥如意之愿,又有日常生活之趣。

站在这些四时花果前,我们可以感受到于右任对吴昌硕的评价“诗书画而外,兼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后,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的评价绝非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