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大畏,生于1950年,浙江湖州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

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华艺术宫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九届、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大畏,是“文革”后期崛起的一位连环画画家。

他以前是上海造船厂的一名油漆工人,“油漆工也算跟画家有共通之处”,施大畏调侃道。

因为有绘画的天分,那时候施大畏就被要求去画宣传画,后来油漆工人也不做了,就专门去做宣传工作。

此后,他又介入连环画的创作,算是走进了美术创作的专业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大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喜好,他不喜欢画虫草花鸟,不追求绘画的闲情逸致,而是醉心于从恢宏的历史和神话中,寻觅人类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轨迹。

施大畏说,他是一个英雄崇拜主义者。

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只要能够体现永不服输的英雄气质,就会让他心生敬意。

他最喜欢的音乐是马勒撼人心魄的交响乐,最欣赏的文学人物是海明威名著《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渔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大畏曾在一篇随笔里写道:“在与大自然苦斗中,渔夫最后只带回一幅鱼骨和残破的断桨,然而他还是胜利者,他的精神力量超越了所有的一切,他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却又不乏悲壮……

在艺海的探秘中,到头来或许只能得到一付"鱼骨",但却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在无际的旷野中继续寻找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这种感觉最好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